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各期目錄
各期目錄
零售價:
NT.$128
元
我要訂購
刊號:
472
發行日期:
2025-08-01
核電綠電共存?
在環保意識逐漸抬頭以及核能安全議題持續推動下,綠電憑藉著科技進步與政策支撐順勢崛起,成為最具潛力的替代能源。然而綠電成本遠高於核電,加上供電穩定性低、易受環境影響等因素,真能取代核電嗎?
主筆台
06
全民普發一萬元的代價:經濟效果有限 財政傷害深遠 文‧陳錦稷
專欄
08
給孩子一個更明亮的未來 文‧邱文通
10
川普貿易關稅戰的經濟策略 文‧錢逢鳴
觀藝術
12
等待繆思
—記2025自行車文化探索館之曾英棟《流動的能量》個展 文‧曾英棟
聚焦觀點
14
關稅風暴席捲全球 美中尋求競爭性共存
川普關稅風暴下的國際地緣政治新格局
文‧陳建維
熱門話題
18
具全球戰略關鍵要塞 導致強權國家爭相搶奪
從地緣因素看波斯灣的重要性
文‧蕭衡鍾
24
用戶信任、監管機制面臨雙重考驗
當科技碰上資本失控 街口支付風暴的警訊與代價
文‧陳怡瑄
26
潮玩紅利期結束 市場重新大洗牌
Labubu
潮玩神話告急 價格崩跌背後的品牌迷航
文‧陳怡瑄
AI
趨勢
28
廣告代理商面臨生存壓力 品牌主在擁抱AI與強調人味間取捨
人工智慧時代廣告的變革與挑戰
文‧張瑞雄
特別報導
30
法藏大和尚與冠軍建材林榮德董事長的深度對話
為世界築起安全永續清淨自在的居所
從佛法到綠建材的善願世界實踐
文‧劉正廷
封面故事
34
核電、綠電共存﹖
36
擁有極大化可容量功能及電力生產不中斷優勢 並可視為乾淨的
綠電
解析核能發電的原理、優劣與未來發展
文‧李振麟
44
新一代的核電技術安全潔淨 核廢料處理也邁向創新科技
全球核能科技的創新研發走向新世紀
文‧李振麟
48
綠電時代雖然來臨 但面對的考驗仍待解方
綠電能取代核電?能源轉型趨勢面臨挑戰
文‧李振麟
52
核電與綠電互補搭配 能穩定供電與降低成本 更有利於淨零減碳
核電與綠電共存 是
國家發展與經濟永續最佳藍圖
文‧李振麟
專題報導
56
自然韻律與科技深流 尋找電力與生存的平衡解方
能源思辨革命:天光之力與原子的沉靜之間
文‧黃采彤
62
電力供不應求問題仍在 善用綠電優勢是解方之一
台灣未來電力來源及能源政策的思考與建言
文‧陳威霖
產業亮點
64
以人為本出發 將科技結合溫度 驅動保險新未來
國泰人壽橫掃國際五大獎 成就數位里程碑!
文‧編輯部
66
以顧客為先、專業為本的高品質服務
和運租車持續茁壯 打造台灣最大多元租賃品牌
文‧陳建維
70
台灣副食品業的典範飛躍
鴻達國際食品以品質與責任並重
打造國軍副食品後盾與社會良心
文‧陳建維
74
帶領遊子回到記憶中的好味道
鴨肉富
當歸鴨連鎖店
用最高品質記憶雲林「當歸香」
文‧陳建維
78
引領社會與環境共好的企業責任
諾瓦材料科技創辦人楊聯智以行動展現企業永續價值
文‧陳建維
82
體現台灣生醫研發的深厚能量與市場潛力
敦惟鎂生醫以創新技術建立醫療與醫美跨域新標準
文‧陳建維
產業指標
84
穩定幣狂潮:從邊緣到舞台中央?
透視市場動力、全球競爭與未來之路
文‧林嘉宏
科技風雲
88
資訊安全不是藏得深 而是藏得分散
不是備份
、
而是重生
從《全面啟動》看數位韌性新戰略
文‧劉虹君
醫療新知
90
妥善管理自我健康 讓疾病風險降到最低
AI
醫療服務健康管理及轉介輔助平台 為健康把關
文‧黃小玲
法律講堂
92
貿然發函恐不慎觸法 宜就具體情形請專業律師評估
如何發出合法的智慧財產權警告函?
文‧歐陽弘
96
委任關係依社會狀況調整 但繼承人仍需取得共識
因應現況調整法條 讓後人完善送終
文‧黃致中
閱名醫
98
帶著愛
實現學術的夢想 讓台灣從技術接收者轉變為創造者
許益超教授:從耳朵出發
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
文‧邱文通
閱樂讀
100
尿液是你最貼身的健康警察
尿液決定你的壽命
文‧邱文通
閱人物
102
為心點燈
釋見睹用音樂弘法
文‧李潔鈴、張容慈
兩岸聚焦
110
懷抱使命感 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兩岸法律的橋梁:臺籍教師劉成墉的廈門故
事
文‧羅鼎鈞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