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守護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臺銀人壽防詐新戰略

落實公平待客精神 打造堅實的金融防護網

編輯部 2025-10-09

圖/臺銀人壽

    在數位金融普及的時代,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金融機構已成為打詐行動的重要關鍵。臺銀人壽近年來以「公平待客」為核心,積極推動防詐組織與制度,並從教育訓練、作業流程優化到前線服務落實全方位措施。無論是面對高齡族群、軍方單位,或是臨櫃洽辦業務的保戶,臺銀人壽都展現出高度的敏感度與社會責任感,成功守護客戶資產安全,也彰顯了金融業者在公共安全中的關鍵角色。
 
    近年來,金融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從電話、簡訊到社群媒體,甚至假冒官方網站、偽裝投資平台,皆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據警政署統計,詐騙案件與金額屢創新高,受害者橫跨各年齡層,其中以高齡者及投資族群最為脆弱。

從組織治理出發  建立防詐專責小組
 
    面對金融詐騙的防制,臺銀人壽深知這不能僅仰賴個別同仁的直覺,而需要制度化的規劃與跨部門的整合。因此臺銀人壽早在內部治理層級,即設立「公平待客推動委員會」,由董事會直接督導、總經理親自擔任主任委員,確保公平待客原則貫徹到日常營運。更值得一提的是,二○二五年一月起,臺銀人壽在此架構下再進一步成立「防制詐欺推行小組」。由法遵長擔任召集人,成員涵蓋第一線的業務部、契約行政部與保戶服務部,以及第二線的風險管理部與法令遵循室,形成縱向到橫向的全面防詐聯防網。這樣的組織設計,既能迅速蒐集第一線資訊,也能從內控面提供支援,使防詐策略能夠持續優化與落實。

防詐宣導落地 從櫃檯到社區
 
    除了組織架構的健全,如何將防詐意識推廣到客戶與社會,是臺銀人壽近年的重點。在分公司櫃檯,法遵長親自到各地進行宣導講座,與第一線同仁對話,提升員工辨識可疑狀況的能力。同時,在新商品上架時,臺銀人壽也與合作通路合作,將防詐議題納入教育,使業務員在服務客戶的同時,也能成為「防詐大使」。

    身為軍人保險承辦機構,臺銀人壽積極配合政府打詐政策,由總經理率隊進入國防大學進行宣導,並於二○二五年起與國防部合作辦理多場講座,幫助年輕官兵建立防詐意識。此外,針對最容易成為詐騙目標的高齡族群,臺銀人壽更深入社區,與地方政府及區公所合作,在長者活動場合進行防詐宣導,將資訊送到最需要的族群中。內部員工也沒有缺席,透過線上課程與部門會議,每月強化防詐觀念,讓防詐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前線防堵實例  從關懷出發的阻詐行動
 
    臺銀人壽的努力不僅停留在宣導層面,實際上已有多起成功的防詐案例。如:高雄分公司在二○二五年三月的一次臨櫃服務中,主動察覺客戶行為異常,立即通報警方,成功協助保戶追回超過二十萬元資金。相隔僅三個月後,同一分公司再次憑藉細心的關懷,阻止了另一位客戶的詐騙危機。這些案例不僅獲得警方感謝,也被媒體報導,進一步提升了社會對金融業防詐貢獻的認識。

    而這些成功案例的背後,也是臺銀人壽同仁在日常服務中養成的敏銳觀察力與高度責任感,如今對臺銀人壽的保戶而言,櫃檯服務不再只是交易,而是一道守護財產安全的重要防線。

流程優化與數位宣導  打造防詐生態系
 
    面對詐騙手法的多變,臺銀人壽不斷在流程中導入防詐元素,讓每一次服務都成為保戶的安全檢查點。在理賠電訪過程中,臺銀人壽特別修訂問卷內容,新增防詐相關問題,並加強電訪技巧訓練,讓同仁能在短暫對話中察覺異常訊號。同時,各項通知表單上也會附加防詐警語,服務櫃檯設有防詐宣傳海報與跑馬燈,隨時提醒客戶提高警覺。

    數位宣導則透過官網、電子報與社群媒體進行。除了文字訊息,臺銀人壽更拍攝防詐動畫與專題影片,並配合政府推出的「打詐四法」製作文宣,將防詐意識深植於大眾日常接觸的媒體環境中。使臺銀人壽不僅在傳統金融流程中守護客戶,更能在數位金融時代發揮影響力,形成線上線下的全方位防詐生態系。

    臺銀人壽透過組織建置、跨部門合作、廣泛宣導與流程優化,展現了金融業者在公平待客與社會責任上的積極態度。從董事會到基層櫃檯,從軍校到社區長者活動,臺銀人壽以全方位的努力,築起一道道安全防線,守護客戶的資產與信任。未來,隨著詐騙手法持續進化,金融業的挑戰只會更加嚴峻,然而臺銀人壽的經驗顯示,當防詐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並融入日常流程與服務時,金融機構便能真正發揮「金融防火牆」的功能,成為社會安全的重要支柱。

 

113年12月台中分公司防詐宣導,並有3位董事長出席參與座談。


113年12月台南分公司防詐宣導。


臺銀人壽前往國防大學復興崗校舉辦「防詐先鋒,青春不踩雷」宣導活動,提升軍校生對金融詐騙之警覺。(圖/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提供)
 

《詐騙電力公司:保保與單單的詐騙冒險!》
觀看完整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MEZs3e2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