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海峽兩岸佛教書畫藝術交流不息

首屆佛頂‧藝海活動起跑

錢葉義 2017-12-28

本次兩岸佛教書畫文化藝術交流盛會,在臺灣藝術界的大家長—中華兩岸藝術基金會會長李奇茂,和中華海峽兩岸佛學暨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劉玉增團長暨樹姵蓉、何復明兩位副團長率領的臺灣著名書畫家及社會名流一行人,來到南京牛首山,與南京的書畫家一起在牛首山共同舉辦「佛頂‧藝海」 海峽兩岸佛教文化藝術交流展。

兩岸的文人墨客與藝術界的前輩菁英,齊聚牛首山共同為兩岸佛教文化界的交流而努力。

名人雲聚 點亮牛首山

開幕式當天,現場嘉賓雲集,而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前副主席王金平、前副主席江丙坤、前副主席陳鎮湘、立法委員李彥秀及親民黨立法委員李鴻鈞等人,特別為本次大會親書賀詞,成為本次活動的亮點。

在這次文化藝術交流展中,由牛首山佛頂寺住持曙光法師主持,曙光法師在開場時,就特別感謝此次前來參加佛教書畫藝術交流展的臺灣貴賓及名畫家﹕臺灣國畫大師中華兩岸藝術基金會會長李奇茂、中華海峽兩岸佛學暨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劉玉增、副理事長樹姵蓉,以及臺灣書畫名家:何復明將軍、慧松居士、唐健風、趙其雄、楊增棠、陳江鴻、林裕淳、林晉等,熱烈地參與這次活動。

南京市牛首山文化旅遊集團蘇華總經理首先提到:正值牛首山文化園區開園二周年之際,今天海峽兩岸的書畫名家齊聚牛首山,共同舉辦「佛頂‧藝海」 海峽兩岸佛教書畫藝術交流展,也是牛首山佛教文化藝術團體發展值得慶祝的一件大事,並熱烈的歡迎這次臺灣藝術界代表團參與。

牛首山不僅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氣息深厚,自古以來既是佛教名山也是文化名山,特別是在牛首山佛頂廣場舉行了佛頂骨舍利供奉大典,南京牛首山已然成為海內外億萬民眾頂禮瞻望聖地,吸引了中國大陸乃至於全世界的佛教界與文化界的關注,牛首山也努力推動兩岸文化交流。

國際佛光會長星雲大師與臺灣多位重量級政治人物、道場法師、企業家們,都先後蒞臨牛首山參訪,並對牛首山的建設與發展有了高度評價。

海峽兩岸佛教界法師與書畫家潛心創作,提供書畫作品一一五幅在此展出,我們感到非常榮幸與驕傲,這些作品體現了諸位法師及書畫家的佛學素養、文化造詣與藝術色彩,為牛首山佛教文化藝術發展增光添彩,也必將在兩岸的文化交流中留下隆重的一頁,我們也希望透過文化藝術交流繼續推動牛首山文化藝術發展,我們將不斷地引進更多海內外優秀的書畫藝術家的作品,持續舉辦各類型的佛教藝術展,努力打造世界著名的佛禪文化藝術,也預祝此次「佛頂‧藝海」 海峽兩岸佛教文化藝術交流展圓滿成功。
 
兩岸文化交流
不漏佛學書畫


南京市佛教協會會長,棲霞寺住持方丈隆相法師致詞時表示,今天在此舉辦「佛頂‧藝海」海峽兩岸佛教書畫藝術交流展盛大開展,也代表著兩岸文化藝術交流意義非凡。

一直以來,南京市佛教協會與港、澳、臺地區佛教界、文化界保持著親切友好的交流互動,南京自古以來即是佛教文化傳播的聖地與重鎮,不僅有大報恩寺、棲霞寺、雞鳴寺等名寺古剎,更擁有當世僅存世間唯一的佛教界至高聖物「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在南京市牛首山佛頂宮永久供奉,正如星雲大師所說:現在我們中國有了這個佛頂真骨,可以傲視全世界。

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臺灣中華畫院、中華兩岸藝術基金會會長李奇茂,中華海峽兩岸佛學暨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劉玉增,所率領的臺灣著名書畫家和文化藝術界嘉賓一行,與江蘇省南京市各法師,牛首山藝委會各位專家學者,共聚牛首山慶祝佛頂骨舍利供俸大典暨牛首山文化旅遊區開園二周年。

此次海峽兩岸佛教文化藝術交流展以佛法超然的意境賦予書畫脫俗的雅趣,使佛法書法相得益彰,互相關照,再現了中國大陸禪藝之美。希望各位法師、藝術家們可以在觀瞻中切磋技藝,增進友誼,共同推動蘇台佛教文化交流進步發展。並祝願大家在佛光普照下,秉持佛陀慈悲與智慧的精神,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促進世界和平,增進人類福祉,將最美好的祝福帶給每一位眾生。

縱貫古今的佛學中華文化

中華海峽兩岸佛學暨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劉玉增理事長致詞時表示,中華文化淵遠流長,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土至唐代中葉在中國歷史的進程中,全方位的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習俗、思想文化與藝術內涵。藝術與思想是人類精神文明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的繪畫藝術受到唐代佛教岩彩壁畫與石窟文化影響甚鉅。

唐代以降中國繪畫從花鳥、走獸、特別是山水畫中艷而不俗的用色技藝,都是受到盛唐佛像造型色彩的啟發。細數歷代文人畫的風流人物,從唐代王維、五代董源、宋代米元章、元代倪瓚、明代董其昌、清代王石谷。其他如黃庭堅、蘇東坡、柳宗元、文徵明、鄭板橋等,哪一個人的書畫作品不是深受佛教「一花一世界」的禪宗思想滲入與影響呢?
這次我們在臺灣藝術界的大家長李奇茂教授的帶領下,參加此活動,兩岸的文人墨客與藝術界的前輩菁英,齊聚在牛首禪發源地牛首山,慶祝首屆牛首山佛頂文化藝術節,意義有二,首先感念佛祖慈悲濟世、福澤萬民的大愛精神;其次是慎終追遠、莫忘兩岸同根同源、血濃於水的人文歷史。

基於這兩點意義,海峽兩岸的前輩藝術家們,今天這場盛會,將是一個具有佛教人文歷史意義的文人聚會,在未來的日子裡是值得大家懷念的盛事﹗

中華兩岸藝術基金會會長李奇茂以九十三歲的高齡,精神抖擻,並以昂揚的語氣代表臺灣的書畫家們發表了感性的謝詞,使與會人員共同見識了這位來自臺灣、風靡國際的藝術大家的風采。

他語氣略帶磁性的說:「今天能在此和兩岸的藝術朋友見面,我內心非常高興,尤其是牛首山佛頂宮供奉著佛頂骨舍利,更是佛教界的大事,在今天二十一世紀之時,人類科技的發展已達高峰,但是心靈的空虛更需要佛法的智慧」。
全世界五十億的人都需要佛光的照耀,文化藝術交流是當今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工作,要把這份中國文化永遠傳承下去,最後希望牛首山佛頂宮的佛光照耀全世界,讓每個人都幸福快樂。老人家堅持以站立的方式簡短致謝詞,使現場響起如雷掌聲,為大會帶來高潮。

清涼寺、佛頂寺
齊筆揮毫 


接下來由臺灣書畫家慧松、林裕淳、林晉、樹姵蓉、劉玉增等五人,將一幅聯手繪畫與題詞的四尺整張畫作「佛心善緣」贈予佛頂寺收藏,由該寺住持曙光法師代表接受;並和在場的兩岸書畫家合影留念,更讓這次活動達到最高峰。
典禮結束後,曙光法師帶領現場數百位來賓,參觀海峽兩岸佛教書畫藝術交流展,並期待明年能看到更多兩岸書畫家作品的呈現。

此次交流代表團一行,在南京大學校務發展委員樹姵蓉的引導,及南京市佛教協會理事蔡士洲的陪同下,拜訪了南京大學李奇茂美術館,並由南京大學薛海林副校長親自設宴接待;後依序造訪靈谷寺、清涼寺、棲霞寺等南京著名寺廟,受到住持傳靜法師及理海法師等人的熱情招待;隨後書畫家們共同參與了佛頂寺的佛像開光大典,並參觀了莫愁湖抱月樓、中山陵等南京的景點。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來自臺灣中華海峽兩岸佛學暨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常務理事沈帝虹,這次為了共襄盛舉,特別親率十幾位公司幹部及年輕的員工們,懷著無比雀躍的心情參與了此次盛會;並在牛首山佛頂寺的會場暨莫愁湖抱月樓與大陸的畫家們合影、茶敘。

而副團長何復明將軍與臺灣知名書畫家慧松居士、唐健風、林裕淳、林晉、陳江鴻、趙其雄、楊增棠等人,並在本次交流活動期間,在清涼寺及佛頂寺現場即席揮毫,分別留下他們個人或集體的創作作品。

次日,劉玉增理事長暨樹姵蓉副理事長並受邀參加了牛首山所舉辦的「四大名山.舍利文化」高峰論壇。論壇由牛首山佛頂宮住持曙光法師主持,特別邀請到五台山妙江法師、峨嵋山永壽法師、普陀山道慈法師以及九華山慧慶法師等,報告這四處中國最古老的道場在佛教文化上的特色。現場有數百位來自全國各地區佛寺僧尼及居士,聆聽四大法師精闢的論述。

四大名山 
為中華佛教文化大成


論壇最後由賴永海教授做總結,他說:「感謝四位大法師將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華山這四大名山的歷史背景及未來發展做了詳細的解說,而為何這四大名山能夠在中國佛教界常勝不衰呢?主要是這四大名山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情勢以及自然景觀」。

但是,這也不是這四大名山在佛教信徒心中的唯一條件,重要還是在中國大陸的社會條件和文化背景,大家對佛陀的信仰,在對佛陀的既有精神下,使得這四大名山能長久發展下去,佛教在中國大陸主要是大乘佛教,而為何大乘佛教在中國如此發展,主要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社會發展和文化思想是以儒家為主。

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發展下,以利他、濟世、普度眾生為出發點的大乘佛教,得以迅速發展。因此我們看這四大名山發展,都是以如何讓眾生修法成佛為出發點,這也是佛陀的思想,就是「慈悲為懷」,釋迦牟尼佛這種慈悲的大智慧,數百年來歷久不衰,目前佛教的主流是人間佛教,就是以眾生成佛為最終目標,而人間佛教注重的是「善因」,而非是求道,大乘佛教所講的就是因果,要眾生種善因,這和中國的佛教發展是一致的。

再談舍利文化,舍利是佛的遺骨,是有它的神聖性,和對佛的敬畏心產生的信仰,見舍利如見佛,所以這對於佛教有很深遠的影響。就是每個人要不斷地讓自己引領向上,現在人間佛教就是引領眾生往成佛,以作為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