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編輯精選
編輯精選
百貨商場密度居世界之冠 遍地開花為炒房?
爆四十三萬坪超大量體 消費力有這麼大?
文:
徐邦浩
2022-02-07
疫情肆虐仍看不到盡頭,經濟景況雖然因此凋零許多,但在無法出國消費的情況下,大家轉而在國內花錢,使得二○二○年台灣破百億營收的百貨公司有十間,未來的百貨商場還要一間間地蓋,然而台灣有這麼多需求嗎﹖
文‧徐邦浩
百貨業除了早期的龍頭品牌如新光三越、SOGO、遠百等館數仍居領先地位外,微風、誠品、大魯閣、統一
時代、環球、Citylink、Att 4 fun、秀泰等品牌也緊追在後擴展中,區位上從傳統的市中心精華區,轉變到軌道型、區域型、複合型百貨,如冠德建設的環球購物中心、潤泰新的CITYLINK等,選擇在捷運、台鐵、高鐵等三鐵站拓點,靠著車站人潮來保有穩定來客量。除了立地條件不同,品牌及功能定位也趨於多元化。
未來五年新開發百貨商場
爆量崛起
此外,全台也尚有許多大規模商場即將開發,根據最新的調查發現,二○二二年至二○二六年,全台將有二十四座百貨購物商場開發案,將會陸續完工落成,總面積高達四十三萬坪,這個龐大量體是過去五年的一倍多,潛在的新增供給量驚人。
然而,台灣真的有這麼多需求嗎?還是只為了縮小南北差距﹖以呼應中央高喊的「大南方計畫」,因為全台百貨商場開發案大多集中在南台灣和中台灣。調查發現,未來五年新完工落成的百貨購物商場,主要會集中在台中、台北、高雄三大都會。其中台中就有三井LaLaport台糖湖濱生態園區,面積達二萬坪,以及漢神洲際購物中心約三.四萬坪、第一大國際的超級娛樂城約十萬坪等。
據地產專家調查指出,日本三井在台的台灣三井不動產躍居為大黑馬,在台北南港、台中、台南將連續開出四座購物商場,合計共達七.三八萬坪,在百貨購物中心開發案的占比達十七%以上。至於全台單一百貨購物商場的霸主,未來會由台中第一大國際開發的台中高鐵娛樂購物城稱王,規模高達十萬坪,挑戰未來百貨巨擎的地位。
台南新百貨蓄勢待發
高雄台北也不落人後
受惠於科技大廠進駐的台南,則以黑馬之姿迅速竄升,未來五年新的百貨商場開發案至少有五座,包括南山人壽台南廣場約一.一萬坪、碳佐麻里安平港園區約六千坪、三井MITSUI OUTLET PARK第一期約一萬坪及第二期約三千坪、以及台南平實轉運站商場等,後起之秀的氣勢不容小覷。
至於高雄的開發案至少有五座,包括達麗建設的岡山樂購站前廣場約一.六萬坪、新光三越百貨SKM Park約二.六萬坪、義享天地B館購物廣場約二萬坪、聯上的停35複合式停車場BOT案,還有日勝生的高雄火車站站東舊宿舍區公辦都更案約七八○○坪。
而一級戰區的台北,未來百貨購物中心的新戰場則多達六座,其中四座就插旗在南港,三井南港LaLaport高達四.○八萬坪,微風南港輪胎的百貨購物中心案則有二五○○坪,另外還有國產實業A區段約一.一萬坪、國泰南港調車廠約達二.八萬坪,新光三越百貨Diamond Towers約四三三八坪、大直NOKE忠泰樂生活約六五○○坪,合計九.三萬坪多,量體頗大。
只是這兩年因為疫情關係,沒有觀光客的消費挹注,這麼多的百貨商場都是誰在逛?誰在買呢?有人說「因為貧窮限制了想像」,難道台灣的貧富差距這麼大嗎?有錢人的消費方式超乎一般人的想像,還是百貨業盲目一窩蜂的跟進擴點所產生的迷思。
未來在積極開發百貨商場的同時,是否要先借鏡日本百貨業凋零的前車之鑑,日本百貨業在二十年間衰退了四十二%,台灣一昧地擴張百貨商場是否會步上後塵呢?解方或許可從商場主題、餐飲服務、結合超市及發展自有品牌的差異性來著手,對消費者的需求更須保持高敏感度及靈活性,才能在這場爭霸戰中異軍突起、取得優勢,在百貨購物中心狂蓋之餘,期待不要淪為炒房的幫兇之一!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