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四大公投攸關全民福祉  靠投票就能決定﹖

定觀點》公投之後  其結果全民能夠承受﹖

安定亞 2021-12-01


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三接遷建四大公投案即將登場,而擁核與反核電對空污及民生用電,以及對大量用電的企業在經濟層面影響頗大,是必須審慎以對的議題。

文.安定亞
 
四大公投案投票時間於二○二一年十二月十八日星期六,上午八時到下午四時,年滿十八歲具中華民國籍國民、未受監護宣告,並在各直轄市、縣(市)居住六個月以上,便具有公民投票資格。
四大公投的題目,筆者認為許多民眾透過媒體傳播或是各政黨不同政治立場的宣傳演講,有比較清楚的四個同意或四個不同意,也有兩個同意、兩個不同意的兩好兩壞,政黨各有各自的立場與口號,但這四大公投的議題,除了公投綁大選之外,其他三項公投案都需要透過專業人士做出最符合全民利益的判斷,尤其核四是否重啟商轉的議題已經爭議已久,真的要重啟或持續封存,應該要做出完整的風險評估,尤其是攸關國家利益、人民福祉的重大決策,如果是透過公民投票就能決定,那民眾是不是真的了解這些議題的內容,投票決定就是正確的選擇嗎﹖
 
公投結果有其公權力嗎﹖
 
珍愛藻礁到底是真的愛藻礁?還是不要天然氣?還是為了生態而不需要用電、用煤﹖萊豬如果不要來,未來大家吃下肚的豬肉還會不會有萊劑成分?公投是否綁大選,在於民眾投票意願是否會提高,你到底會不會去投?而你的這票投下去,對台灣未來的經濟會有何種衝擊與變化?
雖然重大公投政策是經由公民投票後的結果,應由總統或權責機關為實現該公投案內容做出必要處置,不過在公民投票法當中並沒有規範行政機關未遵守重大政策公投結果時會如何處置,因此政府未履行公投結果,也不會有任何的罰則。二○一八年公投以核養綠的結果,至今還是被執政黨以持續建立非核家園否決,公民行使公民權進行公投的結果,若不能真正落實執行,這樣的公投是否有真正的意義﹖還是淪為大型民調?值得大家一起來探討。
 
「重啟核四公投」案爭議不斷  後續發展考驗仍多
 
根據提案人黃士修提出的「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一案,擁核團體指出,二○一八年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全國絕對多數民意否決政府非核家園政策,蔡英文總統仍一意孤行不重啟核四。而不同意方的民進黨認為核四封存是台灣社會多數的共識沒有可能重啟,而且核廢料存放問題無解且沒處去,當年的廠商也已經解散、建照過期,生產機器的廠商已停產。
核四封存續建已經紛擾台灣三十幾年,每逢政黨輪替就會被提出,每次遇到全台大停電、缺電時就會被拿出來討論,但筆者認為核四是否重啟或是繼續封存並不是透過公投就能決定的,同意方與反對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核四是否建在地震帶上還各執說詞。
另外台灣常有停電、缺電的危機,電力是高科技產業最需要的能源之一,許多企業也都需要大量用電,連一般家庭民生用電,只要遇到停電、限電馬上就哀鴻遍野,電費將來若是調漲,老百姓是否能夠負荷這樣的民生支出,缺電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會有多大?
電力能源相對也是國家安全的問題,這需要專家提出非常明確的資訊,核四已經浪費三千多億公帑一直無法運轉,許多反核人士形容核四如同拼裝車,若勉強上路會有危險,然而以現有的技術為何不能調整到沒有危險或減少危險?核四這個議題若是經過公民投票決定重啟或繼續封存,未來遭遇到核能帶來的風險該如何解決?以及若反核,在發展綠能的這條路上,在無法支撐產業用電、民生用電的狀況下,未來如果常常遇到停電、限電或電費暴漲,將會全面衝擊台灣經濟。
當公投的結果是你想要的,但其後續的情況你是否也能夠承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