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疫後兩岸關係如何融冰? 打破悶經濟解法

尋求美中臺三方最大公約數

葉怡君 2020-06-01

美中從貿易打到科技,新冠肺炎的竄出,投下不確定因素,此次,由兩岸圓桌論壇協會、《卓越雜誌》及西太平洋通訊社主辦,特別邀請國內外研究/學術部門、企業、各黨派及社會團體代表,以長久累積的實務經驗提出不同解法,集思廣益替美中臺三方尋求最大公約數,於和平的前提下,維持臺灣的進步與繁榮。

【文‧葉怡君 攝影.孫玉璞】

臺灣新冠肺炎疫情稍緩之際,臺大集思會館內匯聚來自國內外研究/學術部門、企業、各黨派及社會團體代表,以「疫後、中美關係架構下,臺灣未來走向?」為題,透過長久累積的實務經驗,從不同角度剖析,臺灣於此同時的現況、機會及挑戰,共同為打破當前悶經濟找到新的出口,讓臺灣能維持進步與繁榮。

與會嘉賓包括前副總統呂秀蓮、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前陸委會副主委兼台灣兩岸圓桌論壇協會理事長張顯耀、前行政院主計長韋伯韜、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台灣商業聯合總會理事長張平沼、前監察委員葉耀鵬、教授趙春山、教授汪明生、董事長王天山以及卓越雜誌發行人林定芃等多位專業人士。

 

前行政院主計長韋伯韜

蔡重申八字 強調共同價值

五二○,中華民國第十五任總統蔡英文就職典禮過後,正式定調了未來四年,臺灣與大陸的相應之道,蔡英文仍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並強調,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臺灣,破壞臺海現狀。未來會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並指出,將持續強化與「共享價值」的友邦─美、日、歐共榮合作,深化夥伴關係。

韋伯韜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適逢年底大選,為當前累積嚴重的經濟及財政問題解套,發起全球貿易戰,迫使東西方兩大強權更加壁壘分明以鞏固霸權;大陸在經濟高速發展四十年後,去年經濟成長率僅六﹒一%,創下三十年來的最低的紀錄,以美元計價的出口成長率僅○﹒五%,無論是基礎建設及房地產的投資成長率皆面臨衰退。

美中從貿易打到科技,對戰中途新冠肺炎(Covid19)從中竄出,為這場混戰添加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兩岸正面臨歷史的轉捩點,該如何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衝突的分歧擴大,以下彙整座談會中各方意見,或許能從中找出美中臺三方的最大公約數。


前副總統 呂秀蓮

「不獨、不統、不武」最適選擇
臺灣應走向中立國

 
前副總統呂秀蓮從宏觀及人道角度探討美中貿易下,臺灣何去何從?面對新冠疫情全球人民如面臨「第三次世界大戰」,與過去不同,這次不僅是在兩大強權的爭鬥下跟著遭殃,而是全球二二九個國家面對共同敵人,這個敵人不知從哪來,也不知道要往哪去?她說,神魔總是相伴相隨,魔雖不好,但當中仍暗藏神的旨意。

 

前副總統呂秀蓮

原能溫馨結尾 變成烽火連天
 
此次疫情給了一直自認為是萬物之靈、宇宙造物主的人類,上了一次震撼教育,病毒不分貧富貴賤地展開無差別攻擊。但,當人類的活動被限縮,地球彷彿獲得重生,威尼斯的水清了、過去因空汙看不見的喜馬拉雅山也露臉了,地球因為病毒反而乾淨了,疫情讓全球化碰壁,疫後該如何修正全球化?正是各國首領要面對的問題。

而,臺灣與大陸的兩岸關係,於疫情過後同樣需要檢討、反省,建立新思維。她說,反省不代表否定,這考驗執政者的智慧與謙卑,拋棄過去不必要的堅持、不需要的妥協。面對疫情少一點政治,多一點人性,「鄰居失火,既然不能幫忙,也不要放鞭炮」。

臺灣口罩本來也是倚賴進口,但因應疫情內需不足,所以開始自行生產,而臺灣貿然禁止口罩出口大陸,沒有對外說明清楚,在對抗疫情的同時,無形之中增加不必要的仇恨,現在疫情演變成戰情,原本能夠溫馨結尾變成仇恨滿天,導致烽火連天,兩岸民眾充滿焦慮與不安。

對岸解放軍高層:
武統不是明智之舉

 
不是所有主張都要堅持到底。呂秀蓮表示,疫情過後兩岸關係需要有新主張、新思維、新面向。

曾有中共解放軍高層,向她提出新論點,指出臺灣問題並不重要,更表示,這僅是中華民族復興之中的局部問題,無疑是對臺灣定位降級。中方高層更表示,臺灣問題的本質不是內政,而是美中之間的競爭,雖陸方多數認為,解決臺灣問題文統無望、只能武統,但他認為,現階段時機不對,不能倉促逕行。

美中較量上,從貿易打到科技戰,雙方摩拳擦掌之際,隨時都有可能演變成戰爭局面非常危險,因此,於勝敗之際,不該分神武統臺灣,應專注於如何讓大陸更加富強,讓十四億人民感到幸福,屆時,「遇僧殺憎、遇佛殺佛」,處理臺灣問題便如同囊中取物般容易!

呂秀蓮提出國臺辦高層說法,同樣認為臺灣問題並不重要,國家尚未統一,臺灣僅是外部勢力掣肘的工具,大陸為臺灣耗費大量國家資源,為鞏固「一個中國」,拉攏其他各國反而要付出更大的外部成本,然而,並非得到對「一個中國」的認同,僅是利益上的交換。

宣布中立
投資和平、預防戰爭


呂秀蓮表示,臺灣未來應向國際宣布和平中立,中立國在國際爭端保持中立,與各國平等交往,但仍須具備自我防衛的能力。它並非孤立,而是衝突中創造和平契機,發揮和平穩定的中介力量。

 就像馬英九曾提到「不獨、不統、不武」,其實是最符合大家的共識,美國不希望統一、大陸不希望獨立、臺灣不希望戰爭,不要用對立,而是三方面形成新的共識,希望我們可以投資和平,預防戰爭。

前經濟部長 尹啟銘

美中貿易新局開打
臺灣該如何找到完美平衡?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指出,一直以來臺灣在國際上,無論是政治或者外交實力都很難使得上力,因此他以「經貿角度」剖析在美中兩強相爭的架構下,臺灣該何去何從?

 
 
前經濟部部長尹啟銘

美國霸權之爭
底線前展開壓制


首先他點出,之所以美國對大陸點燃貿易戰火,理由並不單純。大陸近年經濟快速崛起,擠身全球第二大世界經濟體,威脅美國全球霸權,因此要提前在大陸GDP(國內生產總值)接近美國的「六十%」前率先壓制;作法彷彿一九八五年,為壓制在當時同為世界第二大世界經濟體的日本如出一轍,當初所簽訂的「廣場協議」,燃起日本經濟墜入「失落二十年」的火種,至今仍在悶燒。

大陸於二○○一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統計至二○一八年,總計搶走美國三七○萬個工作機會,更嚴重違反對WTO所做的承諾,如降低國營企業比重等,甚至透過制定相關政策給出優渥條件,從西方引入人才技術及新興技術,更赴美投資、購買公司,引進軍方技術,造成對美企不公平競爭。

殺敵一千自傷八百
高關稅下如何生存?


「疫情或許會過去,但美中貿易不會結束」,尹啟銘表示,美國制定一系列的經貿措施,已對大陸展開全面包抄,包括推動WTO改革、雙邊或區域FTA防堵孤立大陸、單邊公布「發展大陸家」名單,排除大陸、提高進口關稅與相關措施等作法,限縮大陸的經貿空間。

根據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統計,二○一八年初,美對中平均關稅三.一%,中對美為八%;至今年二月中,美對中平均關稅增加至一九.三%,中對美也增加至二○.三%。尹啟銘認為,雙邊調高關稅的做法「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從兩方近三年的進出口數據看來皆受傷慘重,而臺灣脅於兩強之中,未來也只能以高關稅作為依歸,從中謀求生存之道。

三方唇齒相依
順差來源進退失據


今年一月底臺灣對美金的曝險部位達新臺幣八.一二兆元,美國是臺灣主要高科技來源,臺灣將其市場化後再到大陸生產,三方構成全球創新價值鏈,唇齒相依。

若從數字判讀兩岸的經貿連結則更為密切,二○一九年底,臺商赴陸投資核准金額達一八六五億美元,占海外投資的五十六%,一六○八家上市櫃公司赴陸投資占七四.五%。去年,臺灣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四十四.八%,當中有九十%在大陸,大陸與香港占臺灣出口比重達四十.二%。

自一九九一年截至去年,臺灣對全球外貿順差達六八七四.四美元,平均每年二三七億美元;對大陸及香港累計的貿易順差達一兆四○四三.七億美元,平均每年四八四.三億美元,為順差主要來源。

出口不利轉內需 兩岸布局轉全球

尹啟銘指出,雖不少評論認為美中貿易開打,臺灣受益良多,但事實並非如此,美中貿易對我國貿易產生衝擊,去年出口成長率負一.四%,進口成長率○.四%,出超減少五七.二億美元;雖對美國出超五十.三億美元,但對大陸及香港則減少九三.五億美元,總計減少四三.二億美元,雙邊打架臺灣受傷慘重。

過去,臺商赴陸投資有五大原因:生產成本低廉、配合客戶要求、原物料取得方便、當地人口紅利及上游生產線外移;然而,如今新局展開,臺商也該對大陸重新調整定位,美中的高關稅對出口不利,因而轉向內需市場,過去仰賴人口紅利,現則改為「人才」紅利,由此發展創新,從製造業走向製造、數位服務,從兩岸布局轉為全球布局。

尹啟銘提醒,美中貿易將是長期對抗態勢,並為全球經貿帶來動盪、不確定局面,美中經貿衝突造成兩敗俱傷,臺灣與大陸、美國經貿聯結度都高,受衝擊最大;對美、兩岸經貿聯結具互補性,不宜完全偏向一方,建議臺灣當政者應在展開全球布局戰略下,並以分散多元、區域特色作為重要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