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臺灣法規再怠惰 準備落後國際

曖昧不明的區塊鏈監管 新創產業卡關

陳彥竹 2019-08-05

被銀行拒絕開戶,往往是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新創最頭痛的問題之一,法國的最新法規不僅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很有可能成為歐盟發展監管框架的先驅。
 

動區動趨Block Tempo共同創辦人暨總編輯林子鈞。

Q1臺灣對於區塊鏈監管目前現況與態度?
 
區塊鏈技術本身無需監管,主要是透過區塊鏈應用的虛擬貨幣、代幣的發行、資料轉移因為涉及價值轉移、創新融資、投資、資料隱私等特性,會與臺灣目前各主管機關管理的業務相重疊,也因此瞭解技術本身的概念與性質變得極為重要。

兩年前,虛擬貨幣的監管都處於監管灰色地帶,業者需要不斷主動與銀行、金管會、財政部等部會溝通,甚至會面臨互踢皮球之狀況。

臺灣在過去兩年有著幾次重要的監管變化,包括從主要反應、解決現有監管問題,今年開始走向推廣區塊鏈帶來的數位化變革。臺灣政府瞭解區塊鏈趨勢後,其中考驗的,在於主管機關是否能對於區塊鏈這樣的破壞性創新做出即時反應與支持。

去年十一月二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洗錢防制法》第五條修正案,將虛擬通貨納入反洗錢(AML)規範之中;以往金管會透過發函銀行,由銀行來管理虛擬貨幣的反洗錢防制,在該修正案通過後,金管會將主動納管交易所等業者,這將賦與業者在反洗錢上,更明確的法尊,是一大進展。

另外,在業者與金管會的溝通下,具備證券性質的代幣認列條件已經出台,往後具備投資性的代幣發行將會受到金管會監督,至於是否減緩ICO詐騙,看的是金管會針對該標準的審核力度,考驗金管會的對於創新與監管上力道的拿捏。

主動創新方面,證券型代幣發行(STO)在這半年有了初步的推動,是產業的重大突破,但仍可以看出監管機構訂定的規範與實務上有一段認知落差,經過與業者討論後,可以發現在發行方與交易平台條件上有嚴格的限制。

而國發會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推動在今年開始出現比較多動作,於今年三月份開始籌備的區塊鏈大聯盟已經在八月份正式成立,聯合政府大多數相關部會,作為一個與業者之間的溝通平台,各面向推動創新。此外,國發基金也開始關注適合支持的區塊鏈新創公司。

下一步較令人擔憂的,除了金管會在反洗錢防制正式納管上的嚴厲程度,還有先前透露區塊鏈業者涉及「電子支付、匯款」也可能納入特許業務必須事前申請之外;最難訂定的即是虛擬貨幣的會計稅務認列,考驗財政部對此的監管態度。
 
Q2您認為臺灣法規該怎麼做?
 
從金管會的規範制定、國發會的主動推動來看,願意著手瞭解並訂定規範、推動發展,實為臺灣監管上的一大進步。

然而,在臺灣的法規制定上,面對區塊鏈技術這樣的與現有中心化系統極為迥異的諸多特性,在研擬相關納管規範時,業者與主管機關仍需要更多積極的溝通,消彌這個新興產業與既有監管框架的認知落差,提出適切的監管規則,鼓勵創新同時也替產業邁向成熟化打下基礎。

說白了,這是主管機關在面對創新技術時「主動」與「被動」態度之間的差異,隨著時間推移,我相信這樣的主管機關已經從「被動」的光譜上,漸漸往「主動」移動。

為什麼要訂定適當的規範?承如上面所回答,虛擬貨幣因為涉及價值轉移、創新融資、投資等特性,會與臺灣現行規範相牴觸,業者在營運虛擬貨幣平台,甚至是相關創新像是ICO籌資、透過代幣發行相關應用時,必須要有明確的法遵,有了法尊主要會創造兩點顯著的優勢:

第一,明確適當的法規,可以進一步除去產業內的不良份子,包括詐騙、損害消費者投資人權益、平台資安維護等,透過規範訂定標準,淘汰這個產業生態在實際發展上的壞份子(bad actor)、甚至消弭外界對於虛擬貨幣刻板印象導致觀感不佳,進一步推動擴大整個產業的發展。

第二,主動的制定適切的規範可以推動區塊鏈帶領臺灣數位化轉型,區塊鏈之島的口號雖然不是我說的,但這個方向是非常明確且可行的,臺灣實際上已經失去過去十年在互聯網發展的競爭力,區塊鏈與AI最大的不同在於,區塊鏈的落地應用導入較為直接可見,尤其是在金融場域,政府若能進一步與產業溝通,深入理解後訂定開放且嚴謹的監理框架,可以讓產業在早期就奠定發展基礎,加速革新的進程。
 
Q3如果臺灣法規遲遲不明確,會與國際有哪些重要差距?
 
美國、大陸、日本、歐盟等G20國,都已經分別認定區塊鏈技術、數位化資產的發展潛力,這樣的趨勢只會愈趨明顯、愈趨競爭,美國國會在上週的臉書幣Libra聽證會上,該國議員已經多次出現「美國必須主導這樣的金融創新」的論調,區塊鏈在下一波數位化革新的趨勢可見一斑,即使連全面禁止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大陸,都大動作的籌劃央行數字貨幣(CBDC)、在各領域嘗試區塊鏈應用的導入,與臺灣情況類似的以色列,被政治立場不同的鄰國環伺,卻有多個領先的密碼學、隱私技術新創在當地發展。

政府部門要推動產業,沒有法規輔助,臺灣將永遠卡在第一關。現在感受到的區塊鏈應用趨勢還只是一個徵兆,真正的大規模採用尚未到來,但這個趨勢絕對會在未來三到五年發生。

臺灣應該要在這波準備成為大趨勢潮流下先行準備,就像各國現在微妙的進行創新領域的角力一般,首當其衝的就是從對於區塊鏈產業不明確,甚至不合時宜的規範框架中找到新的平衡點,並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找到自身在國際發展上的定位,像是成為關鍵的技術輸出國等,否則當越來越多政府與企業完成試驗開始積極導入時,臺灣又只能默默成為落後而不自覺,無法在國際上扮演具主導性競爭力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