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結果:408期
搜尋頁面
強權壓迫下 弱勢的悲鳴
難民的悲歌
文:
魏鈺慈
2020-04-01
408期
國際
巴勒斯坦
以色列
中東
戰爭
難民
強權
【文‧魏鈺慈】
巴勒斯坦和敘利亞,同在中東地區的兩個國家,同樣有著難民、流離失所和以色列爭奪土地,歷史背景也很相像,又在兩國衝突上較為弱勢,他們的人權又有誰能去為他們爭取?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已有多年歷史,在流亡中以色列人(猶太人)受反猶勢力迫害,試圖回到原本的家鄉(耶路撒冷),並不顧當時已居住在當地的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就注定衝突的開始。
原先是要收留猶太難民而給與較多土地,怎料以色列不斷強取豪奪,爭取土地和耶路撒冷聖地,造成兩國國家主權及居住權益等問題,英國放棄統治,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建國,情況更加惡化,以色列人搶走所有資源和大部分的土地,同在區域內的巴基斯坦人變為次等公民,被築起的高牆擋住無法回到原來的居住地,只能在外搭建難民營變為難民。
爭吵不休的以巴衝突
一九九三年雖然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秘密會面後,曾有過和平協議(奧斯陸協議),但最後都因其中一方開始武裝攻擊而破局。
美國雖然一直充當和事佬的角色,但因其偏袒有經濟往來,武器輸出的以色列,造成巴勒斯坦不滿,世界各國雖都希望以巴和平協議,穩定中東地區石油價格,但隨著中東地區許多國家和以色列簽屬和平協議,巴勒斯坦的人權一直被壓榨,全世界發起為巴勒斯坦支援的相關運動。
巴勒斯坦因其恐怖組織的存在而被歐美國家汙名化,並因以色列強大的軍事能力,而被迫流亡到加薩走廊與約旦河沿岸,隨著約旦害怕日益茁壯的巴基斯坦人篡位後,也不願意收留巴勒斯坦難民,巴勒斯坦的處境越發艱難。
生存的地區已不多還要被以色列的屯墾區霸占,原先的兩國和平協議,以色列擔心巴勒斯坦的恐怖組織,會因建國而更猖狂而不同意。
但如果要求巴勒斯坦歸於以色列,巴勒斯坦人就會和現今還住在以色列國境內的人民一樣,被當成次等公民,對巴勒斯坦人來說都會損害他們的權益,所以他們以武力鬥爭,希望要回原本的居住權,和應當享有的基本權益,儘管手段不對,也是他們能為自己國家做的最後一件事,最可憐的莫過於平民,在兩國相爭之下成為威脅的籌碼。
巴勒斯坦人權在何處?
以色列在猶太大屠殺的時候著實可憐,但也不該鳩占鵲巢,巴勒斯坦地區比臺灣還要小,如果以色列最初願意和巴勒斯坦和平共處,不要一直搶奪巴勒斯坦的土地,以及巴勒斯坦人當初若願意拿四十五%土地和分給以色列五十五%土地,也許就不會演變到現在無法收拾的地步。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之下,病毒不分你我,雙方暫時停戰。
美國為了經濟效應偏袒以色列,親美的臺灣雖然不便說些什麼,卻覺得儘管時空背景不太相同,以巴衝突有點像臺灣與大陸的關係,爭奪主權、人民權益。
以色列人認為耶路撒冷是他們歷史上的故鄉,但實際上那時已成為巴勒斯坦人居住的地方,就宛如臺灣在歷史上雖然界定模糊,祖先曾在大陸,但現在已在臺灣土地生活了那麼多年,已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個體,不該三番兩次將臺灣列入大陸版圖,巴勒斯坦雖有恐怖攻擊,也敵不過以色列軍事強大和美國的助力,更何況是武力比不上大陸的臺灣?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已有多年歷史。(圖/Pixabay)
敘利亞內戰 恐成土俄大戰
以色列和支持巴勒斯坦的土耳其不合,同樣也因爭奪土地和敘利亞關係緊張,新冠肺炎讓以巴衝突暫時緩和,但土敘戰爭仍一觸即發,在美國插手干預下,敘利亞從二○一一年來內戰已久,分為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支持者與敘利亞反對派之間的武裝衝突,從原先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而成,又因美國原先打擊伊斯蘭國時支持庫德人獨立,伊斯蘭國解散後卻食言,讓伊拉克庫德人不滿,看到美國出手教訓攻擊平民的敘利亞,轉而支持敘利亞政府派,演變成更複雜難解的情勢。
俄羅斯支持政府派,而阿拉伯聯盟和海灣組織以及五十七國伊斯蘭世界組織則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原先不參與敘利亞內戰的土耳其,因不堪敘利亞難民拖垮經濟,希望將難民送回敘利亞,在反對派被逼入絕境之時,插手敘利亞內戰,避免難民失守大量湧入,但這等同是與俄羅斯為敵,若演變成兩大國的戰爭,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土耳其多年擔任歐洲地區安撫難民的第一防線,再也受不了歐洲漠視難民問題情有可原,但在敘利亞內戰紛亂不堪之時又轟炸敘利亞,對敘利亞人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戰爭之下,只有更多的犧牲,同樣也傷害到土耳其本身人民,這麼做真的值得嗎?
戰爭背後的苦難 難民潮
在敘利亞內戰中和以巴衝突相同,最難受的莫過於平民,敘利亞因內戰關係,難民人數年年攀升,在土耳其威脅要開放歐洲大門,讓歐洲正視敘利亞內戰問題,首當其衝的莫過於希臘,希臘本就應國債問題頭痛不已,加上難民會使國內新納粹主義(二戰後歐洲一些為了使當時的納粹和法西斯復辟所出現的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政黨金色黎明擴張的溫床,只好以催淚彈阻止難民進入國境。
中東地區紛爭不斷,導致石油價格動盪,且難民的進入會影響歐洲經濟,這些為數龐大的敘利亞難民,流離失所,待在自己國內有生命危險,又因難民會影響進入國家原本的國民生計、權益及環境問題,被各個大國拒絕收容,這些敘利亞難民又該何去何從?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