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結果:核四
搜尋頁面
臺灣何時能非煤?
全球綠能發電 往非煤國家邁進
文:
魏鈺慈
2020-02-05
406期
國際
臺灣
荷蘭
英國
經濟
產業
市場
趨勢
核四
環保
綠能
風電
【文‧魏鈺慈】
荷蘭為環保開闢腳踏車高速公路,並在烏特勒支中央車站設置白色盪鞦韆可邊盪邊充電;英國設立離島風電廠,藉此發展觀光船之旅,首都倫敦更制定低碳排放區,超過標準需付費;以及日本對塑膠垃圾制定相關法規,而臺灣呢?
自行車高速公路
二○一二年,丹麥在首都哥本哈根開通自行車超級高速公路,更打算鋪設二十六條自行車道,但因各城市自行車道保養參差不齊,依然有照明、溝壑等問題。
二○一六年德國開放全長約六十公里的自行車高速公路,前五公里路段道路寬約四米,時速可達四十公里,路面少斜坡,轎車、卡車禁止通行,沿途不設紅綠燈和交叉路口,晚上有路燈保證照明,冬天有專人清理積雪,為兩百多萬人提供快速通勤方式,減少五萬輛車上路,上班族騎單車上班,可減少近六百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廈門在二○一七年建造完成空中自行車道,達成環保出行,疏散擁擠的交通,方便上班族,但幾年後因夏熱冬冷緣故乏人問津,使用率大幅下降,即使是最長的腳踏車公路還是荒廢了,依然有人騎機動車和電瓶車,但騎自行車的人很少。
而荷蘭是最早完善腳踏車高速公路設施的國家,並有許多相關措施,被稱為單車大國,二戰後的荷蘭以汽車為主要規劃,卻因人車爭道死傷頻繁,在人民的爭取下改為以腳踏車為主的道路規劃,透過自行車高速公路可到達各個地方,上班、上學,甚至和地鐵合作的轉乘優惠政策,孩童在幼年就有腳踏車考照訓練,更認為道路安全是所有人的責任,汽機車也會懂得禮讓自行車,保護頭盔幾乎是不需要戴的。
英國離岸風力發電
英國再生能源組織統計,二○○○年只有百分之三的電力來自風力,二○一六年風電占比一度突破三成,預期二○三○年離岸風電可占總發電量的三分之一,若再加上陸上風電,占比更超過四成。
英國與業界未來十到十五年之間,計畫遍布電力電網,除中央電網外,希望達到每家戶都是一個巨大的電池跟發電廠,在尖峰用電時間或缺電時節,家戶發出的電可主動送回供電中心。
在建置風電時遇到不少阻礙,陸上風電較便宜,但會受到地方居民的抗爭,認為把鄉村工業化,風電廠運作時的噪音,以及可能對於鳥類、蝙蝠和農作物的影響,因此蓋陸上風電較不容易,大多都朝向離岸風電發展。
綠色和平政策策略長道格帕說,離岸風電很多建在英國北邊與東邊海岸線附近,是生物多樣性區域,需更多評估跟調查,在選擇風場地點時,要評估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也要避開鳥類冬夏兩季遷移途徑,會升高離岸風電建置的難度與時間。風力發電設置提供在地工作機會及在地產業供應鏈,另發展出風機觀光,讓對風機好奇的民眾搭船出海,親見風機現場及是否真有環境疑慮。
英國與業界未來十到十五年之間,計畫遍布電力電網,並預期二○三○年離岸風電可占總發電量的三分之一。(圖/本刊資料室)
倫敦 低排碳區
而倫敦當局四月時推出全時段執法的超低排碳區(ULEZ),若進入該地區的車輛排碳量未能符合嚴格標準,將被徵收空汙費,成為全球第一個設立全時段執法、超低排碳區的城市。倫敦希望能藉此降低空氣汙染,保護公眾健康。
政策改不了使用習慣
英國亦有全世界通用對塑膠袋收費的政策,但因環保袋過於便宜,人民沒有改善使用習慣,用完即丟,反而讓環保袋製作時塑膠使用量增加;有些國家甚至沒有這項政策。日本是塑膠包裝第二大的國家,幾乎所有商品皆有塑膠包裝,近年開始正視這些塑膠垃圾,希望在二○三○年減少二十五%的一次性廢物塑膠,垃圾運往東南亞國家又沒有處理廢棄物的能力,垃圾追蹤不易,受到質疑。但重要的是改善國民用過即棄的習慣,才能真正有效得減少塑膠垃圾。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