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頁面
搜尋頁面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新聞稿 北科大IR&USR揭牌 大數據治校新利器
廣告部
2019-01-19
迎接AI時代,12年國教新課綱將「程式設計」列為必修課程,大專校院也陸續跟進。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務研究中心從畢業生問卷回填資料初步發現,大學四年期間有加選過電腦數位或程式語言相關課程者,畢業後一年的就業起薪,比沒修過相關課程者高出約3000元。
臺北科技大學1月18日舉辦「校務研究中心暨社會責任辦公室」揭牌典禮。臺北科大「校務研究中心」主要統籌學生、教職員、財務等校務大數據資料庫,開發互動式校務研究分析系統,提高教學及校務營運品質,臺北科大身為國家級數據資料庫辦公室,更承接教育部「我國高等教育校務研究跨域整合資料庫之建置、分析應用與綜效管理」計畫,蒐集各大專院校學生、教師與學校整體性的原始數據。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王錫福介紹,在少子化和全球化挑戰下,校務研究是當今高等教育的顯學,透過臺北科大校務研究專業團隊的分析串流,未來全國高教校務資料庫將可結合政府部門的大數據分析,整合為一個龐大完整數據庫,在資訊安全受保障前提下,反饋各校,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及畢業後的工作表現,作為調整系所教學實施及課程規劃的重要參考,並可協助教育主管單位規劃政策,達到「精準教育」。
揭牌典禮中,臺北科大校務研究中心針對校內105學年大學部畢業生所回填的畢業生流向問卷,初步觀察「研究電腦數位、程式語言修課與畢業後薪資關係」,在學期間有無修讀電腦數位或程式設計相關課程,畢業一年後月薪約3000元落差。以「工程學院」為例,有修課者月薪可達37001元~40000元,未修相關課程者約31001元~34000元;「設計學院」畢業生部分,有修課者月薪為34001元~37000元,未修相關課程者月薪為28001元~31000元。甚至有一位研修相關課程的人文社會學院個案,月薪達47000元。
臺北科大校務研究中心認為,薪資多寡當然有需多主客觀因素,而臺北科大於106學年全面實施「程式語言」課程必修,此問卷的發現,代表著校務大數據分析,可反饋各學院,作為調整系所教學、優化課程的參考依據。
臺北科大亦針對校內弱勢生來源進行分析,調查104-106學年度所錄取之日間部四技新生來源分佈,發現校內一般生或弱勢生其多數來自於前段高中,且以北部區域(50.1%)及都會區高中/職(95.8%)」學校為主,顯示偏鄉學子就學機會城鄉差距,依舊存在,建議仍可針對偏遠地區招生提出更積極招收政策。
另,臺北科大針對屏東縣牡丹鄉執行「在地『富育』計畫-牡丹鄉」,在地關懷教育、文化、安養、自然等四個面向。於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執行「安居、樂業計劃」,成立「石磊友善蔬菜」品牌,協助泰雅小農產銷自然農法高山蔬果。1月18日成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期能更強化執行力,成為社會責任領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