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搶救剩食 企業及民間動起來

擺脫三萬公噸浪費

藍硯琳 2017-09-01

打開冰箱,蔬菜、肉品、海鮮等琳琅滿目的食材堆放其中,看似澎湃的備料,有時卻因為吃不完或是超過有效期限而遭到丟棄,不僅浪費金錢,也成為消耗地球資源、加速剩食危機的元兇。

 
其實二○一五年聯合國農糧組織就曾調查,當今全球仍有約七億人處在飢餓、營養不良的困境,不過諷刺的是,同時全球卻有十三億噸的食物被丟棄,兩相比對,身為其中一份子的你我,似乎與幫兇畫上等號。
 
一年浪費三萬噸食材 蔬果、海鮮居冠
 
讓我們將場景拉回臺灣。

二○一六年衛生福利部食藥署統計,全臺餐飲、超商、量販店、超級市場等一七七家業者、共十一萬多間實體通路,每年因未拆封放至過期、賣相不佳被丟棄的食品,居然高達三六八八○公噸,金額總計約三八.一億元,小小的臺灣,食物浪費其實不遑多讓。

這項數據,直觀地點出臺灣面對食物分配上的錯誤觀念。環保團體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以下簡稱主婦聯盟)二○一五年針對十五間通路商企業(包括九間超市和六間量販店)進行的剩食調查,發現「快將過期」、「包裝有破損」、「外表不佳及過熟」,分別是被界定為剩食的前三項原因,且食品門檻愈高的通路商,剩食量越大。

主婦聯盟專員沈寶莉觀察,其中蔬果、海鮮、肉品三類最容易被丟棄,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包裝和絕對的有效期限」!

為了方便民眾挑選,大賣場多將蔬果等商品放於公共空間,但挑選時的擠壓碰撞,留下外觀較不美觀的蔬果,乏人問津,再加上判斷蔬果新鮮度相對直觀,漸成為剩食的隱藏之因。

當然,剩食議題不是現在才有,然而可惜的是,民眾雖明白食物浪費日益嚴峻,但四季如春的寶島臺灣,農林漁牧各有特色,就如同大自然的冰箱一樣,想吃甚麼都能自產自足,糧食供應看似無虞,似乎無須大驚小怪?

這個疑問,或許從農委會的資料中能看出解答。

二○一五年農委會發布糧食自給率,依照熱量計算,國內的糧食自給率為三一.三七%,自給率不到四成。這也就表示,臺耕地政策(如鼓勵種植或休耕),仍受到產業發展影響導致多數食品仰賴進口,臺灣免不了得看他國臉色吃飯。

在這樣的現實以及分配不均的情況下,面對剩食問題,你我還能置身事外?
 
熟果製冰、醜蔬果變甜點 企業及組織動起來
 
現年國際環保意識抬頭,不管是非營利組織甚至是企業都已察覺到,之所以會有剩食出現,與資源分配不均和觀念有絕大的關聯,也因此「反剩食」行動也逐漸在臺灣發酵。其中,來自臺東鹿野的「春一枝」冰棒就是一個成功案例。
說起春一枝為什麼會成為文青最愛,不得不提及發起人李銘煌。他早年經營塑膠廠,趁閒暇之餘深入花東地區,享受當地漫步調與自然風光,而在臺東,他時常收到來自當地農民贈送的釋迦、鳳梨,久而久之,他發現原來這些善意背後所隱藏的痛。

「那些都是過熟、水果商不會收購的水果,水果還是能吃,但是果農沒辦法賣出去,最後就是自己吃、送人或丟掉。」不健全的產銷機制所造成的浪費,不僅農民心血白費,看在臺北人李銘煌眼中更是無比可惜,於是乎他思考著要怎麼做才能延長過熟水果的壽命,這時,做冰棒的念頭突然浮現在李銘煌腦中。

為了解決問題,李銘煌開始購置製冰機器、四處拜訪農民,收購因過熟而險些被淘汰的季節性水果製成冰棒,並主打「在地生產」和「原料扎實」。雖沒有大量宣傳,但背後的惜食精神,默默吸引肯定其信念的消費者。

此外,現年越來越多企業重視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紛紛透過與公益單位合作,強化企業形象。而家樂福近期與社會企業「鄰鄉良食」聯手,推出反食物浪費的品牌,運用不美觀、不符合市場規格的食材製作產品,且每賣出一款商品就捐出兩元給社福團體。

家樂福企業社會責任總監暨基金會執行長吳柏毅分享,家樂福自去年就推動「續食捐贈計畫」,把全臺門市每天賣不完、仍可食用的商品,捐給六十五個社福單位,至今已減少四十六噸的食材浪費,以行動支持食物不浪費精神。
當然,除了企業外,民間團體面對剩食的作法各有不同。

「耗損本身就是一種剩食,而為了不浪費食物,我們在兩年前就推出『計畫性消費、計畫性生產』,用預訂的方式,要吃多少就和農友進多少,也能減輕庫存壓力,」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總經理許秀嬌認為,這是把消費主導權拿回消費者手中的方式,也是合作社幾乎零剩食的原因。

而由王馨妤與陳其農兩位臺大學生創辦的「格外有意思」工作坊,因致力推動「扭轉不符合市場規格的農產品概念」,將本要成為農田肥料的作物,透過製作甜點的方式,讓消費者重現思考剩食價值,近期也逐漸受到外界關注。

「像是兩隻腳的紅蘿蔔、過度彎曲的小黃瓜等,不少賣相不好的農產品,在還沒送到消費者手上時,就成為田間的肥料,這種在生產端就被丟棄的狀況其實很多,」王馨妤分析,許多人認為的食物浪費,可能是廚餘,那還能吃卻丟棄的食材,是否也是一種?

事實上,長太醜而被丟棄的蔬果不在少數,造成的原因除了是產銷機制的扭曲外,民眾在挑選蔬果時多以外表較完整優先,醜果自然而然剩下。
 
想捐食物卻又怕引火上身 政府與企業的兩難
 
然而,這些友善食材行動的背後,仍有些窒礙難行。

剩食的產生,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資源分配不均,而通路的浪費更是龐大,對此有專家學者建議,通路若能在食品過期前,以「即期品」打折出清,將能有效減少食物的耗損。

不過這樣的建議,似乎不完全被認同。臺灣超商龍頭7-ELEVEN表示,「鮮食商品有效期限極短(平均一至三天),所以難以運作即期品打折做法,且販售出去後,萬一過了賞味期,也擔心萬一消費者沒有馬上食用產生其他狀況,亦不是公司所樂見」。

此外,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以下簡稱食物銀行)副秘書長劉露霞觀察到,去年下半年民眾及企業投入食物捐贈的意願越來越高,未來捐贈的量預計增多,「但是生鮮和熟食是食安的挑戰」!

她舉例,目前食物銀行物資近八成為乾貨,但像是Buffet等單位每日多少會產生剩食,他們雖有捐贈意願,卻又怕食物在運送中損壞,食用者吃進肚後反而引發麻煩,因此最後多數丟棄,白白浪費糧食。

「捐贈即期食品,出了問題誰該負責」的擔憂可說是臺企普遍的心聲,要如何在降低剩食、維持獲利之間保有平衡,而政府何時能訂定統一規範、釐清捐贈條款,並教育通路從源頭檢討食材進貨量、降低剩食,確實考驗企業良心與政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