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頁面
- 搜尋結果:新創
搜尋頁面
吳明機誓言 讓中小企業與國際接軌
串聯資源讓效益最大化
陳彥竹
2017-09-01
「不好意思!再稍等我們一下,處長的會議馬上結束了。」中小企業處政策規劃組副組長陳忠智邊說著吳明機的忙碌,卻也與我們介紹這位微笑處長的和藹。過去吳明機在工業局服務的刻板印象,不免以為會有嚴肅之感,然而當他踏入會議室的剎那,對於陳忠智所說的親切,真是感同身受。
大半青春奉獻給工業局的吳明機,帶著一手本領,從面對八萬家工廠,轉變成將近一四○萬間不同領域的產業、需要專業混合的團隊討論的處事型態,「每一個部分,都得從頭瞭解,說實在,我真的就像在創業一樣」!
串聯大企業資源 先帶起研發能力
面對創業的「五年」魔咒,吳明機表示:「雖然創業本身就有一定的風險,但臺灣中小企業與國際間的存活率相比,是不落人後的,並無特別劣勢之處,但是我們還是會盡可能的為提高存活率做努力」。
談到如何為臺灣中小企業再添成長可能性,「我到中小企處最大的用處,就是將過去所瞭解的資源,想辦法串聯!」吳明機過去接觸的企業以大型、國際企業居多,相對瞭解大企業的優勢,因此現在看到中小企業的缺乏之處,馬上就能回想利用什麼資源串聯。
「中小企業最缺乏研發投入,」吳明機點出中小企業的痛點,在資金不夠充足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普遍難以投入研發,也影響生產力與企業價值,「這是大部分中小企業的劣勢,」找到了最主要的瓶頸,吳明機接下來要做到的是,「從推廣國營事業與中小企業研發合作開始做起,進而祭出研發補助等誘因,讓大企業協助輔導中小企業,提升研發技術」。
過去中小企業只能自力更生,現今如果能夠有效的串聯,讓大企業用母雞帶小雞的方式,讓整體產業成長,臺灣產業競爭實力將會數倍增長。
創業與新創 都該採用新推力
對於中小企業至今需要檢討之處,吳明機提到,從八○年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制定以來,條例內容沒有因為環境變遷,而有大幅度修改,因此談到對於近期經濟部規劃組織改造為中小新創企業局看法,「局處能升格,有更多的資源亦然重要,但是最關鍵的,是針對發展需求對症下藥」。
然而這個「症」,就是過去對於新創產業的規範,吳明機說到,應該要有足夠的空間讓中小企業去闖、去發展,他以日本的產業競爭力強化法為例,他們對於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出戰略特區的概念,如同金融界的監理沙盒,讓新創公司可以在規範內自由發展並且瞭解是否有觸法疑慮,同時可對使公司發展窒礙難行的法規,提出鬆綁特定法令限制的申請,他認為相當值得臺灣效仿。
除了新創問題要解決,最基本的創業輔導,中小企業處也已建妥,中小企業處在一○四年建構的平台─創業圓夢網,提供創業者一個創業基本步驟教學,提供資金、工商登記、企畫書撰寫等資源,即便已有五四三萬人次的運用,吳明機仍談到不足之處,「創業育成應該要成為一項產業!」如此一來,利用民間的力量,帶動國際產業連結,並能夠運用更多創投與網路優勢,做積極的發展。
善用彈性優勢 小蝦米也能戰勝大鯨魚
善於利用資源、做精準專業分工的他,對於中小企業發展不僅提出國營、大企業間的資源運用,在政府資源層面,也盤點了政策工具,要讓每一份力量都花在刀口上,「國際檢驗在標檢局、出口協助在貿易局、技術支援在工業局……」,中小企業處政策和其他局處政策常有重疊,因此也與各局處相互聯結合作,致力發揮綜效。
而臺灣中小企業多以製造業為主,但是在規模經濟上,難以與中國大陸抗衡,因此期望在結合各部會、各界資源後,強化中小企業的專業能力,「少量多樣的接單生產,有彈性與靈活的市場競爭力,能夠對應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吳明機輔導臺灣中小企業走向精緻的客製化模式,呈現臺灣的差異化。
對於帶領中小企業成長的遠景,吳明機以工科的性格,把每一步建穩才能鋪出安全無虞的路,他不敢將餅畫得太大,而是將與國際供應鏈接軌,視為臺灣經濟成長的必要之路。然而這一條路,能不能帶領臺灣中小企業穩健的前行,得看他「串聯」法精準與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