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結果:臺灣
搜尋頁面
當健身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肥胖率高居不下 引爆揮汗商機
文:
葉怡君
2019-10-03
402期
國際
臺灣
經濟
趨勢
健身
創新
創業
減肥
瘦身
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二○一六年,全球有超過十九億的人口過重、六.五億達到肥胖標準;全球過重人口比率約二十五%,預估到二○三○年將大幅提升至四十%,當中又以「已開發國家」的占比最高,西方國家更將肥胖視為一種流行病(epidemic)。
托肥胖之福 運動產值激增
有美食之島稱號的臺灣,隨處可見含糖的手搖飲品,各類煎煮炒炸的食物,導致國人過重率及肥胖盛行率不斷攀升。根據衛福部今年一月底發佈,二○一三至二○一六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全臺有四十三%的人口過重,即每兩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有肥胖問題。
當管理、控制肥胖成為全球議題,間接帶動「肥胖管理」預防與治療的周邊商機引爆,不容小覷的揮汗商機,早已是先進國家,經濟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其帶動的經濟產值更是驚人,相關經濟成本已占全球GDP的三%,並有逐年成長態勢。
以美國為例,二○○○年的運動產值約二一三五億美元,至二○○九年,運動產值高達四一四○億美元,近十年來,平均成長率為九.四%;轉往歐洲的英國,比較一九八五年至二○○三年間,約五十九%的經濟成長率,但運動產值的成長率卻能高達一○三%;亞洲地區的日本、韓國及大陸的數據顯示,運動產業對國內的生產毛額(GDSP)也相當具有發展潛力。
社會結構轉變 健身不僅為減肥
綜觀運動產業,由提供顧客體適能、娛樂、運動及休閒等相關產品的多樣態市場組成,主要產業類型可大致區分為兩大類,分別為運動商品(sport goods)及運動服務(sport service),前者包括運動服飾、運動鞋及運動健身器材等,後者則為參與型及觀賞型運動。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持續發展,在高強度的競爭壓力之下,使得國人日漸重視工作之餘的休閒與放鬆。伴隨著國民所得增加、健康意識抬頭,在人口結構趨於高齡化等社會結構轉變下,健身房提供現代人方便、安全的室內運動場所與設施,使用族群逐漸擴大,無論是上班族、退休、學生、婦女等紛紛透過運動與休閒的搭配,維持身心靈的平衡,藉此舒緩生活中累積的緊張壓力。
二○一八年體育署針對「運動現況調查」顯示,男性過重與肥胖比例顯著高於女性,並與年齡呈正相關,國人平常有做運動的比例為八十三.一%,當中以「為了健康」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為了身材」、最後才是「興趣、好玩、有趣」,當中又有六十二.六%的女性,會因為實施女性運動專區,增加運動的頻率及意願。
伴隨著國民所得增加、健康意識抬頭,在人口結構趨於高齡化等社會結構轉變下,健身房提供現代人方便、安全的室內運動場所與設施,使用族群逐漸擴大,無論是上班族、退休、學生、婦女等紛紛透過運動與休閒的搭配,維持身心靈的平衡,藉此舒緩生活中累積的緊張壓力。(圖/本刊資料庫)
運動健身的生態轉變
回溯臺灣的休閒健身運動俱樂部,濫觴於一九七○年代後期,當時日本的健美操教學課程率先被引進臺灣,可說是韻律、有氧健身中心的前身;一九八○年,美商克拉克導入美國健康俱樂部的訓練方法及營運方式,全臺第一家設備齊全的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成立,就此開創往後臺灣健身產業的時代。
之後,有氧運動、女性專屬的健身俱樂部「佳姿韻律世界」及「雅姿韻律世界」(之後更名為亞力山大健康休閒俱樂部)陸續被導入市場,積極在各地設立據點;二○○○年,健身結合娛樂為賣點的加州健身中心,成功打進二十五至三十五歲的年輕族群,新穎的健身方式在當年紅極一時。
不過,過去大型的連鎖身俱樂部,以向會員收取年費、月費等方式,動輒數十萬元的入會費用高昂,能負擔得起的人不多。臺灣在經歷了佳姿、中興、亞歷山大及加州等知名業者,經營不善易主後,運動健身俱樂部生態開始悄悄轉變。
連超商都開起健身房
當消費者走進健身房的原因,從減肥、強健體魄,進而轉變成一種對於生活的自我實踐,健身房反成了豐富生活與滿足社交需求的另一個場域,迅速地朝往客群差異化、教練專業化及行銷特色化等深度經營扎根。
為滿足不同族群需求,市場上開始出現女性專屬的Curves、專為小朋友設計的兒童體適能俱樂Sklub、全方位各式課程大型業者World Gym、走頂級高端市場的True Fitness全真健身會館、追求高強度健身,由知名網路紅人兼健身教練「館長」陳之漢創立的「成吉思汗」等。
看好健身產業發展商機,甚至連大連鎖超商7-ELEVEn,也首創便利商店結合健身房的經營模式,設立「7-ELEVEN x BEING fit」運動複合店,採單次計費,無需年費、免綁約,主打社區型市場,鎖定上班族及女性消費者;競爭對手全家,也在日本東京開設第一家健身房「FIT & GO」,主攻二十至四十歲的年輕人,二十四小時開放,各項健身器材、淋浴間應有盡有,更計畫未來將展店到三百間。
臺灣滲透率不高
五百億產值待開發
伴隨著肥胖率同步提升,臺灣的休閒健身產業跟著百花齊放,據財政部統計,國內的健身房家數至二○一一年的一三一家,二○一八年成長至四八二家,七年來成長幅度約二.六八%,健身中心及健康俱樂部的銷售額,更高達到新臺幣百億元。
二○一八年「IHRSA全球健身產業」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約有二二四八萬健身中心會員,總產值約一六八億美元,臺灣健身房會員約七十一萬人,運動人口滲透率僅二.九九%,低於美國的二○.三%及英國的十四.八%,亦低於香港的五.八五%及新加坡的五.七六%。
當「上健身房」成為多數人養成的習慣,除了中大型業者外,講究特色的小型健身房如雨後春筍,商研院預估,國內約新臺幣一千億元的運動產業商機,目前發展不到一半,種種數據佐證,未來的五至十年內,臺灣健身市場仍有爆發性的潛在成長空間。
隨著市場逐漸白熱化,屬朝陽產業的健身房市場,糾紛也跟著層出不窮。消保官指出,最常見的糾紛包含健身教練課程過度推銷、消費者購買多筆教練課程所衍生之使用期限等。過去健身市場,曾因國際經濟市場動盪,加上經營不善,歷經一輪洗牌,如今,在前景看好下,業者如何做好內部管控、打造完整的消費者服務,並同時堅持創新,或許才是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因素。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