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八二三泡彈能挨得住嗎?

專訪高雄市水利局代理局長韓榮華

喬偉 2018-09-27


 謝長廷主政高雄,雖然不是第一次淹水,卻是精華地段首度受災,當時就連排水箱涵林立的市府首善地區地下室都淹水,究其因,除了因為突如其來的豪大雨下了三小時,另外就是當時還沒有縣市合併,地勢比較高的高雄縣鳳山市地區的雨水流向低窪的高雄市區,所以造成鄰近鳳山的高雄市苓雅區淹水。
 
  以潭美水災的成因來看,當時如果已經有了靠近鳳山地區的滯洪池,顯然就能避免高雄市遭到以鄰為壑的淹水。
 
  所以,如果現在沒有寶業里的滯洪池,高雄市八二三,乃至後來的八二九泡彈會不會將威力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高雄市水利局代理局長韓榮華指出,高雄仁武地區自八月二十八日凌晨開始降雨,二十四小時累積雨量達三三○mm,已達曹公新圳十年保護標準,造成水位急速上升,已超過仁武雨水下水道容量,路面開始淹水,此時曹公圳水位繼續上升,不僅雨下水道系統溢流,曹公新圳也出現溢堤現象,但是如果沒有滯洪池,會不會更嚴重?

  首先,韓榮華承認,滯洪池仍有蓄水極限,滿了還是會淹水,尤其氣候異常後,全世界的降雨都特強,台灣自然無法避免,降雨超過下水道設計標準,淹水的可能性便增加,但是如果淹水快速退去,證明歷年來投注的治水資源發揮了作用,並沒有白費,八二九泡彈造成澄清湖路段淹水,但是強降雨停止後,積水立刻消失,證明附近寶業里的排水箱涵及滯洪池發揮了最佳效益。

  韓榮華說,局部排水能力不足的路段需再次評估蓄水及排水功能,未來考慮增設抽水機加以輔助。
  至於十三座滯洪池總容量二九三˙一四萬公噸,卻因為熱帶性低壓侵襲,豪大雨不僅強勁,時間也很久,雖然事先排空所有滯洪池,但是降雨量超過一百年重現期,遠超區域排水十年重現期的標準,當然會因為雨水排洩不及,甚至外水溢流而淹水。

  滯洪池最主要功能是把超過下游可以負擔的水量暫時存放起來,避免下游淹水,但是若雨下太久,滯洪池裝滿了,當然就會沒功能。
  所以,韓榮華認為治水是當前台灣最重要的工作,而且不只是政府的責任,也需要民眾一起面對異常極端氣候,儘量避免災難

  韓榮華指出,今年的水災,尤其台北市也淹水,很多人質疑海綿城市的概念究竟有沒有用?但是就像質疑滯洪池一樣,他認為毫無意義,因為不論滯洪池,或者海棉城市,乃至於綠建築都是未來好的治水對策,它們不是萬能,仍有極限,卻是面對異常氣候的最佳對策。

  以海棉城市概念,就是希望雨水能夠直接接觸到土地,讓大地回復吸水功能,也就是以前認為宏偉壯觀的城市廣場,已經必須還地給天;甚至,人類一直開闢道路,也必須想到如何讓雨水能夠滲透路面流入地下;如果再加上綠建築,將每棟建築增加儲水功能,不但減少雨水排水量,而且儲存的雨水循環利用後,更進到環保責任。韓榮華說,高雄市現有的十全滯洪池就是依照綠建築概念,六萬噸雨水容量,部分儲存在地下室,不但減輕排水箱涵的負擔,而且循環使用儲水,更盡到城市的環保責任,一舉數得才是面對異常氣候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