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數位科技激盪 刺激平台模式新思維

黃千雲 2018-02-02

商業發展研究院佐理研究員/黃千雲

  「平台將是未來的主流」、「我們要學習用平台的視角看世界」這是《平台經濟模式》作者之一、連續被Think50評選為全球三十大管理思想家的桑吉˙喬德利 (Sangeet Paul Choudary) 所言。的確,在數位經濟時代下,「平台模式」已逐漸成為產業發展核心,不但刺激創新創業,也帶動產業轉型並提升個人價值。

「平台模式」是資產提供者與消費者透過網路平台進行點對點 (P2P) 交易的服務模式,其中,平台扮演媒合供需兩端的橋梁;資產提供者可藉由平台將商品或服務觸及全球市場;消費者則是以平台評價系統提供消費使用回饋,建立平台兩端的信賴關係。換言之,平台創新人們交易、交流的模式,為經濟社會創造新價值。

平台具有三大特性,一為「跨產業」,促進異業整合;二為「跨區域」,打破傳統實體通路地理限制;最後是「跨部會」,業務涉及不同主責政府單位。由此可見,平台模式的應用需要各產業領域的專家共同合作,並吸引消費者參與,形成產業生態系,才能引導產業加值創新,進而衍生新興產業趨勢。

平台模式席捲全球 注入產業新契機

根據The Center for Global Enterprise統計,二○一五年全球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平台公司達到一七六家,總市場價值達四兆三千億美元。其中,亞洲地區平台公司數量位居全球之冠,占四七%,而北美地區在數量上雖僅有三六%之比例,但產值卻高居全球之最。可歸因於北美地區之平台規模大、多為業界龍頭,如美國Apple、Google兩大平台公司,幾乎搶占軟體開發應用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崛起的美國Amazon電商平台成長力道強勁,在PwC發布的「2017全球市值百大企業排名」報告中指出,Amazon市值躍升全球第四,其成長幅度為全球最高。由以上資料顯見,平台模式已來襲,為全球產業發展注入新契機。

掌握關鍵要素 建立平台成功基石

平台無疑是產業轉型創新之推進器,但並非萬靈丹。成功的平台必須具備幾項關鍵要素,在利基領域方面,首先,平台需藉由結合新興數位科技,如AI、區塊鏈、大數據等,發展出新型態服務;其次,專注於具平台服務產業,創造嶄新的商業模式,協助傳統產業轉型;最後,建構健全的生態系,讓平台服務的運作發展穩定永續,協助傳統產業轉型。

在機會市場方面,首先,因參與者規模為平台營運關鍵,存在大者恆大現象,故需及早布局,搶占市場;其次,留意是否切中服務對象需求,應瞭解市場特性、找到利基再進入市場;最後,需有龐大市場規模支撐,若尋求跨國或跨境推廣,易面臨法規、文化、語言等障礙。

掌握「利基領域」與「機會市場」兩大發展關鍵,平台才得以廣泛應用且迅速竄紅。例如,席捲全球的Facebook、Instagram等虛擬社群平台,改變人們交友互動方式;Spotify、Netflix等數位串流平台,翻轉民眾對數位影音的消費使用習慣;掀起全球討論熱潮的Uber、Grab等乘車服務平台,顛覆人們對傳統產業的想像。在各行各業崛起的創新平台服務呈爆炸性成長,為新世代的生活娛樂寫下嶄新的一頁。

結合區塊鏈 開創平台經濟新商機

除了增添生活娛樂與便利性,平台也能強化能源管理,像是在電動車充電系統上的應用。若欲普及電動車,則需滿足民眾的充電需求,因此可規劃擴大建置公共充電站,同時鼓勵用戶安裝私人充電設備。例如,特斯拉 (Tesla) 推出「家庭充電安裝」服務,解決家庭充電設施安裝問題,方便用戶能夠在家充電。但由於私人充電設備使用率有限,往往產生資源閒置問題。

為改善此狀況,德國推出Share&Charge電動車充電站租借平台,一個基於區塊鏈所開發的P2P平台模式,用於管理電動車充電站,且結合數位錢包,創新電動車商業模式。在應用上,允許用戶透過平台出租其私人充電站,且自行決定出租價格;電動車駕駛則可利用App找到附近的充電站,充電同時即扣款。不僅解決充電流程繁複問題,也便於電量管理,活絡充電站使用率。另一方面,可望提高電動車使用誘因,可作為我國推廣電動車之借鏡。

在數位經濟趨勢下,平台革命已悄然成形。未來,無論企業或政府,在策略與政策的擬定推動上,不妨以「平台」的角度思考,藉由數位化平台與科技的激盪,創造新型態服務與商業模式,推升產品與服務之附加價值。此外,需掌握平台經營關鍵要素,鏈結生態系網絡,以加強產業穩健發展,帶動我國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