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風雲

火紅元宇宙  未來商機無限!

 應用範圍廣泛  前景備受看好

劉虹君 2021-12-01



 
這陣子最火紅的話題不外乎元宇宙。臉書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將Facebook改名為Meta,整個網路將元宇宙這個詞炸到最高峰。
 
文˙劉虹君
 
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是整合AI AR /VR 區塊鏈等技術而成。更貼切的說,元宇宙更像是一個場景。
很多人提到元宇宙實現在電影中或小說中,元宇宙一詞最早來自美國小說家尼爾﹒史蒂文森(Neal Town Stephenson)在一九九二年出版的作品《雪崩》( Snow Crash)。在這本小說中,元宇宙是一個集體虛擬共享空間,打破了虛擬世界、真實世界與網際網路的藩籬,透過配戴護目鏡等裝置,就可以虛擬的身分進入元宇宙的虛擬世界。
 
「3+4+8」所形成的元宇宙
 
元宇宙需具備三個要點、四個基礎建設和八大要素。三個要點為可信的資產價值、去信任的身分認證,和虛擬世界對現實生活的生產過程復刻及升級(對現實世界的底層邏輯完美還原,且擁有獨一無二的身分和資產價值)。
四個基礎建設即是四大技術「BAND」(Blockchain、Game、Network、Display)來做基礎支撐。Blockchain區塊鏈為元宇宙提供去中心化結算平台、價值傳統機制和身分認證,Game讓元宇宙的交互內容有了真實的呈現和趣味性,Network網路的力量,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且提升相關產品的優質體驗,Display將現實和虛擬世界完美融合,利用設備增進用戶沈浸體驗。
八大要素則為身分、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文明等八項。所以說「3+4+8」概括了元宇宙,元宇宙簡單說,它是屬於用戶自己的世界,可以快速表達信息、交互資產,並沉浸其中的具體場景。
 

元宇宙和虛擬實境的不同
 
元宇宙破除了各平台、遊戲等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戴上裝置,以數位物件及身份進入某個平台的世界與人交流,再轉身走進隔壁的遊戲世界中戰鬥。原先各自為政的社群平台、遊戲等空間如今都將模糊界線,人們得以自由地在不同空間穿梭,而這樣一次性整合並打造出來的世界,就是前景備受看好的元宇宙。
因此隨著元宇宙的商機無限,從科技巨頭、軟硬體廠商,到區塊鏈新創,大家都想搶占元宇宙的大餅。再加上疫情影響,消費行為改變,企業與教育界,VR頭戴式裝置的市場,隨著沉浸式技術的普及跟零接觸的訴求成長中。
另外「元宇宙」打造的虛擬世界,不只是娛樂,還融合支付、消費、教育等現實生活場景的完整生態系統,除了AR/VR與遊戲產業外,也帶入5G、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的技術。
 
元宇宙商機多元
帶動新科技成長

 
台灣擁有先進的軟硬體整合能力,部分晶片設計、封測、AR/VR裝置等科技廠商看好「元宇宙」商機,搶攻虛擬實境供應鏈,預計元宇宙趨勢,可以替台灣的科技產業帶來新一波的成長動能。
元宇宙開啟世代新紀元和產業新型態,在元宇宙的催化下,人們的生活與互動方式也將隨之改變,包括娛樂、運動、醫療、教育、房產、金融、購物、旅遊、社交各產業,處處都是商機。比起現實社會,人們會開始習慣在虛擬世界中社交、學習、玩樂。
例如娛樂產業,歌手在元宇宙開演唱會,虛擬世界中千萬人互動。想像一下,我們在一般演唱會時,通常會買螢光棒、聯名衣服等周邊產品,若未來在元宇宙中開演唱會,虛擬的周邊商品勢必比實體商品成本低,並且更多人會買單,因為虛擬空間中的人物是虛構的,即使把自己裝扮得多誇張都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
又如運動產業,進入元宇宙的世界裡,跟一群朋友在虛擬世界中打籃球,在家中就可以真正的運動,虛擬空間的運動場,只要達到連體感且能連結進虛擬空間中,未來會有很多人在虛擬空間中運動,想起來都覺得很酷。
而教育產業在元宇宙的空間中,同學進入一個虛擬的教室,除了分隊討論、團隊遊戲變得可行,就連教學的空間都可以輕易地轉換;例如在教歷史,就可以實際轉換到該歷史發生的虛擬場景中,直接看到現場學習效率一定更快!
在元宇宙中也可以逛街、購物、交友,與朋友相約在元宇宙的遊戲世界中打怪、進入社群平台聊天遊玩,透過護目鏡等裝置享受沉浸式的社交生活體驗。雖然尚有許多問題和技術需要克服,但未來五到十年元宇宙世界模型應該會越加成熟和穩定。此外,與其相關的行銷、設計等都有可能成為具發展潛力的新興職業,元宇宙將會被哪些企業獨佔鰲頭﹖都是未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