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結果:陳怡瑄
搜尋頁面
鏡頭之外的人生美學 周哲宇醫師的專業與初心
不是拷貝而是重生 做一位聆聽者、藝術師、展現美的不同面向
文:
陳怡瑄
2025-10-14
周哲宇醫師認為,誠實既是對專業的尊重,也是對信任的回應。
圖.真美學診所提供
在許多人眼中,醫美是不可親近的醫療器械與冰冷的制式療程,但對周哲宇院長而言,它更像是一場關於「存在」與「美感」的深度對話。
周哲宇醫師平日熱愛藝術,更是對攝影情有獨鍾,開車途中、巷弄散步時,他總是敏銳地捕捉那轉瞬即逝的畫面。這樣的眼光與耐心,也映照在他的專業裡──等待最適合的那一個六十分之一秒快門、穩定掌握那份精準,就像他面對美感醫療時,不願流於制式、不願被潮流裹挾,而是用獨立的思維,持續性的耐心,精準又穩定的手法,協助顧客探索最適合自己的狀態。
「美」不在瞬間完成 而在等待裡悄悄顯影
周哲宇醫師聊起攝影,語氣總是帶著自在的熱情。他偏愛街拍,不需要華麗的舞臺,只需一支手機,就能在日常裡捕捉那些不經意的片刻。「有時候,我只是剛好站在街角,覺得這個背景很有意思,就靜靜等。等到某個適當的時機,或許是路人經過或許是一束光線或許也只是一片落葉,在那一瞬間,就成了張充滿故事的照片。」
這樣的等待,有著未知的期待。這份心境,與他對醫美的態度不謀而合。療程開始前,醫師與客戶心裡或許各自有想像,但真正的樣貌,必須交由時間、恢復與細節慢慢顯影。
「就像沖洗底片時影像慢慢浮現的片刻時間,有時是驚喜,有時與想像不同,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美學的一部分。」
美感 沒有唯一標準 在不同文化與個人選擇間流動自由
周哲宇醫師既熟悉臉部五官的精細雕塑,也理解身體曲線的調整,但他並不急著給「美」下一個定義。「醫美,從來不是醫師單方面的決定」他緩緩說道,「而是人與文化、潮流、甚至情感交織後的結果。」有人熱愛精雕細琢的時尚感,有人偏愛母胎自然的純粹感。對周醫師來說,這些差異並非對錯,而是生命多元的展現。因此,他在與客戶的互動裡,總是把「理解」放在最前面。不是單純問一句:「你想變成什麼樣子?」而是背後動機「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
曾有位客人,因感情狀態不斷改變自己對理想外型的追求。接受多次調整外型的手術,但最後已不再認識鏡中的自己。這讓周醫師反思:我只是迎合情緒,還是幫助了她?我只治了她的外貌,但我真的醫了她嗎?
誠實、引導與專業技術 才是醫師真正的價值
多年來周醫師養成了習慣:每一次與客人的對話、每個療程結束後,他都仔細回顧、細心記錄病歷。無論是客人的疑問或嘗試新療程,他都能透過完整行醫記錄,清楚掌握任何狀況。日前有位客人走進診間,急切地想立刻做雙眼皮及隆鼻手術,覺得自己「一定要馬上立刻改變」。周醫師當下,並沒有順著她的情緒,而是靜靜聽完,用建議的語氣溫和地說:「冷靜思考一下,確定自己真的想清楚,你要做這些改變,術後恢復與他人評論,能不能接受?等你想清楚再來找我。」
他補充道,醫師不只是幫人動刀、做療程,而是在專業與責任間找到平衡。醫療行為從來不只是「服務」。無論是手術、微整,甚至是注射,都可能在客人的生活裡留下深遠的影響。「短效療程可以調整,但十年、二十年的手術影響深遠,這不是一時衝動的決定。誠實,既是對專業的尊重,也是對信任的回應。」
醫師初心 「先學做人,再學當醫生」
「做醫美只是為了賺錢。」這句話,周醫師求學時曾聽老師說過,當時覺得誇張。然而多年行醫後,他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的確很多醫師進入醫美圈後被金錢綁架了。對周醫師而言,醫美的價值不在於快速結果、快速賺錢,而在於用心。醫師的角色,不只是執行技術,更是一種品格的體現。周哲宇醫師的座右銘是:「先學做人,再學當醫生。」面對客人,他願意傾聽與陪伴,不為短期效益而草率應對。
對他來說,醫美不只是外貌的改變,而是一場與自我的對話。「當一個人因為變得更自信,而敢去追求更好的生活,甚至重新思考人生方向,那才是醫美真正的意義。」周醫師看見的不只是表面的改變,更是客人心底悄悄綻放的勇氣與自信。
避免過度消費與標準化美感
在臺灣,外表焦慮普遍存在,媒體、社群與演藝圈不斷塑造「標準美」,讓許多人對自己感到不安。 周醫師指出,有些診所為了快速吸引顧客,打價格戰、做華麗廣告,卻忽略了醫師最重要的責任──安全與專業。他語氣堅定地說,醫美不是賣商品,再漂亮的廣告,如果結果不好,也無法彌補。
他認為,醫美不應被污名化,但也需避免淪為過度消費或標準化美感的產業。競爭激烈不可避免,但專業與誠實才是醫美市場中最核心的認可。對周醫師而言,每一次療程,不只是外貌的改善,更是陪伴客人理解自身需求,找到生活勇氣的過程。
溝通實踐型醫師 專業與人性的平衡
醫師必須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而周哲宇醫師希望成為一位「溝通實踐型」醫師,而不是單純的「販售型」醫師。對他來說,醫美不只是手術或注射的操作,更是陪伴客人的旅程。他曾說:「溝通實踐型醫師會與客戶一起思考,必要時甚至提出勸退意見。」他會先了解客人生活中的壓力、困擾及對自己的期待。與其立刻動刀,不如先問清楚:你真正想改變的是什麼?術後你遇到的問題真的能被解決嗎?這份細膩的思考,不只是專業的展現,更是一種同理心的落實。
隨著AI與數位科技的發展,醫美產業進入新階段。AI影像分析與資料設計,可以幫助醫師與客戶對齊期待值,但周醫師強調,科技只能模擬角度與術後樣貌,卻無法理解客戶心中的情緒與糾結。他說:「同理心,是醫師最不可取代的能力。只有真正理解每個人的心理狀態,才能做出最適合他們的判斷。」這也是他持續精進醫術的核心原因──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更不斷修煉自己的觀察力與同理心。
從快門到診間溝通 陪伴人們探索美的各種答案
周哲宇醫師在診間,一直保持天生的敏銳及專業。觀察客人話語中的微妙落差、表情間的細微變化,這些細節往往透露著客人真正的想法。「當客戶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才會知道接下來怎麼做,才是真的幫助他。」曾有位中年客人來諮詢眼皮下垂、眉眼無神等問題,她原本只是希望看起來年輕一些,但在交談中坦承真正讓她焦慮的是工作與家庭日常帶來的自我否定。周醫師花了比一般療程更多的時間與她討論,建議她不僅是做適合的醫美療程,並應從心理與生活方式做改變。「很多醫師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但對我而言,這才是真正的價值。」周醫師的眼神透著堅定,他相信醫美不只是塑造外表,更是陪伴人們找到自信與生活勇氣的過程。
從攝影到醫學,從快門到診間交流,周哲宇院長始終以犀利精準的眼光觀察人與世界。美不是單一答案,而是一種流動的感受;醫師的責任,不是塑造制式美,而是幫助每個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樣貌。他以誠實、謹慎與初心作為行醫二十年的指南,讓每一次療程都真正幫助到客人。正如他鏡頭下捕捉的光影瞬間,當專業遇上耐心,加上大膽又精準的手法時,才顯得真實而珍貴。
台北防火巷的世界。
凝視。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