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1111人力銀行攜手科技報橘 科技女力崛起論壇 職場女性就業調查

陳怡瑄 2022-12-20



左至右:數位女力聯盟常務理事 張琬平 律師、中工會女性工程師委員會主委 薛文珍、台灣微軟 Microsoft 365 事業部副總經理 朱以方、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 處長 林明仁、1111人力銀行總裁 林文雄、流線傳媒董事長 戴季全、Girls in Tech 台灣分會會長 葉妍伶、1111人力銀行策略長 劉德泰

 
  後疫情時代產業爆出人才荒,近年在就業市場上嶄露頭角的女性人才也愈發受到重視,關心產業人才趨勢,1111人力銀行攜手科技報橘,於12月20日下午假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科技女力論壇」,由行政院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擔任指導單位,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台灣人工智慧協會以及Girls in Tech共同協辦,與會的重量級貴賓及主講嘉賓,包括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處長林明仁、流線傳媒社長戴季全、台灣微軟Microsoft 365事業部副總經理朱以方、Girls in Tech台灣分會會長葉妍伶、中工會女性工程師委員會主委薛文珍、數位女力聯盟常務理事張琬平律師、日益能源執行長畢婉蘋、天工精密總經理林筱婷、台灣人工智慧協會執行長林筱玫,深入探討各產業如何在數位轉型及科技化過程中,用多元人力實現企業競爭力。活動現場吸引超過百家企業人資到場參與交流,氣氛熱烈。
   1111人力銀行總裁林文雄致詞指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2022年調查顯示,在全球227個國家中,台灣出生率敬陪末座。年輕人不婚不生,嬰兒出生率每況愈下,直接造成學校招不到學生、企業徵不到人才,少子化已成為嚴重的國安危機。
  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長林明仁表示,外界大都認為30歲後女性因為養兒育女而降低勞動參與率,但除了照顧孩童,也有不少已婚婦女因照顧父母及公婆,而被迫離開職場,且重返職場比率也比男性低,建議政府制定政策,可多考慮長期照護補貼提供,藉此減輕照護負擔,帶動女性勞動參與。
台灣微軟Microsoft 365事務部副總經理朱以方表示,想吸引優秀人才,如何讓員工發光發熱,文化轉型是必須具備成長思維,近年微軟十分強調divers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共融),以往一年一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今年改為二次,還特別加入thrive(蓬勃茁壯)概念,公司從不同角度來挖掘還能做哪些事幫助員工成長,永續人才是所有用人主管關心的議題,有好的企業文化以及員工體驗才能留住人才。
Girls in Tech台灣分會會長葉妍伶從職場女性勞動的角度來分享,她表示台灣女性的職場參與度在畢業後達到最高峰,但卻因為婚、育的因素退出職場,光是從申請留職停薪育嬰假的性別比例來看,請假的人就以女性為主。
她認為女性的職場參與度是國安問題,如果職場把女性擠走,對於國家長期的發展是不利的,目前企業對於女性主管的培養,除了原先具備的能力、溝通協調的專長,更應該要增加企業策略、金融的訓練,以及產業願景的訊息,促使女性具備成長思維。只要環境中有更多女性佔據重要位置,就能促使企業進用女性,形成正向的循環。
女力崛起  影響力激增  企業女性董事10年增加6成6
優勢:心思細膩 親和力強 具同理心 身段柔軟 善於溝通


    1111人力銀行於10月起舉辦一系列的產業論壇,首場論壇聚焦【缺工海嘯-科技人才荒】為產業攬才提供解方,第二場【產業轉型 精準留才-加值求才競爭⼒】鎖定正值產業轉型的南部產業,探討產業願景與勞動力趨勢,第三場【科技女力崛起論壇】則聚焦近年快速崛起的職場女性工作者,為產業環境帶來哪些全新風貌,未來又要如何打造多元平權、對女性更加友善的職場環境,以接納這群快速成長的女性就業大軍?
    根據2022年性別圖像,台灣的性別平等表現,在全球163個國家中,位居第6名,亞洲名列第1。台灣的女性無論在經濟參與、教育程度、健康與生存以及政治參與等指標觀察,都在持續的進步。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也發現,女性在職場中有幾項重要的優勢,包括心思細膩77.3%、親和力強62.6%、具同理心59.5%、身段柔軟57.2%以及善於溝通52.4%。
1111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李頂立表示,女性在職場上的能見度越來越高,影響力也逐漸增加,從金管會公布的公開發行公司董事資料中觀察到,在過去10年,女性董事的人數增加幅度超過6成6,再從過去10年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來看,25到44歲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從100年的77.53%到110年已經達到83.22%,從這兩組數據可以觀察到,除了女性的就業曲線持續成長,在職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特別是高階的經營管理者成長幅度更快,代表高階的女性主管對產業影響力快速成長。
李頂立表示,調查發現女性自認在一般服務業、醫療/照護/環境衛生、金融業、餐飲住宿等產業發展較具優勢,從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也顯示,中小企業負責人為女性者有58.6萬家,占37.2%,各行業中,又以住宿及餐飲業的「女企業家」占46.8%最多,但事實上女性的長才不只可以發揮在內需型的服務產業當中,近年在資訊科技等外銷產業中也不乏有女性主管在產業中引領趨勢。

 
4成6對女性友善  2成3對女性有偏見  僅3成感受男女平等
職場關卡:生育影響職涯 能力被低估 同工不同酬 婚姻影響職涯
困境大不同! 基層人員盼扭轉低薪  高階主管欲打破玻璃天花板


    女性可以在職場上揮灑,要靠整個社會共同進步,調查發現有4成6的女性認為所處職場對女性友善,其中包括1成1認為工作環境高度重視女性權益,另外有3成女性認為所處的職場已經達到男女平等,但也有2成3的女性在職場上感受到偏見。
    而女性在職場上最容易遇到的瓶頸包括因生育調整/中斷職涯68.5%、能力被低估61.3%、男女同工不同酬56.5%以及因為婚姻調整/中斷職涯56.3%。
    至於女性最想改善的職場困境有哪些?占比最高的是薪水太低50.1%、薪資停滯不動49.1%、缺乏升遷管道31.8%以及工時不友善21.7%。進一步交叉分析也發現,基層工作者最容易遭遇低薪困境,但對高階主管來說,升遷的玻璃天花板則是最想打破的困境。
    李頂立分析,除了工作能力,女性在職場上精進還有許多瓶頸需要克服,其中婚、育就是影響女性職涯的兩大變數,根據勞動部的調查,21%的已婚女性會因為結婚而離職,雖然其中有61%會再度復職,但重回職場的間隔期卻長達4.5年,而且還有39%的女性,不會再回到職場。此外因為生育或懷孕而離職的女性也高達22.7%,其中的40%再也不會回到職場。
   相較於男性較少因為婚育中斷職涯,女性因為婚、育因素暫離職場,不但會讓薪資停滯、倒退,也可能因為婚、育放棄晉升。值得一提的是,近年男性請領留職停薪育嬰假的比例已經持續提升,參考勞保局今年1到9月的統計數字,男性請領留職停薪育嬰假的人數占比達到26%,顯示在育兒路上,開始有男性選擇分擔,象徵性別平權更進一步。
   李頂立建議,在少子化已成國安問題的當下,如何留住女性勞動力,在職場上發揮所長,又不衝擊生育率,友善職場就顯得格外重要,許多企業開始從福利著手,除了生育獎金、育兒補助的實質補貼,更重要的是友善的工作環境,諸如彈性工時、育兒服務都可以讓女性在職場打拚的同時沒有後顧之憂,避免女性被迫在職場與家庭中做選擇,才能在職場上展現續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