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上班族轉職力調查

陳怡瑄 2022-04-11

有網友在社群平台宣告準備轉職,以「不加班不看臉色月入15萬?」當作目標,為了朝財富自由的夢想前進,擺脫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身分,網友不但列出可以月入15萬的「夢幻職務」,還逐項分析不同職務的優勢,做為未來的轉職參考。究竟上班族轉職最在意的條件有哪些,在轉職過程中又遇過哪些挑戰呢?
上班族轉職推力:追求薪資成長 逃離職業倦怠 壓力大 工時長 人和差
平均跳槽4.5次  轉職看點:薪資待遇 工作內容 工作時間 員工福利
跳槽薪8,333元 留才代價7,519元 自評:轉職5.2次能覓職場春天
勞動部調查發現,台灣的勞工預計的退休年齡為61.3歲,可以預期的工作年資超過30年,為了在職場上更上一層樓,「轉職」早已是上班族在職業生涯中必然會面對的課題,然而對於上班族來說,哪些因素會成為轉職推力,促使上班族轉換跑道呢?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影響上班族轉職前五大推力包括有,追求更好的薪資54.6%、職業倦怠28.3%、工作壓力大23.4%、工時太長22.6%、與同事/主管不睦20.5%。
進一步詢問上班族在選擇新工作時會考慮哪些條件?有超過8成2的上班族最重視薪資待遇,其次在意的條件,包括工作內容與性質64.5%、工作時間52.4%以及員工福利48.9%。
1111人力銀行媒體中心總經理何啟聖表示,台灣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13年,和上班族超過30年的職業生涯相比落差非常的大,「轉職」是上班族在投入職場後,必須關注的議題,以此次調查的上班族來觀察,平均年齡40歲,跳槽次數已經達到4.5次,可以看出上班族早已擺脫要守著一份工作退休的想法,反而是依據職業生涯的目標、興趣不斷調整職務,調查中多數上班族轉職是為了在職場上追求更好的薪資,以及改變倦怠、壓力、工時、人際等困境。
但要如何漂亮轉身?何啟聖表示,轉職前的三不一要的準則,可以提供給上班族參考,1.不斷成長、2.不拘泥現職、3.不因人設事,最重要的則是找到自身亮點。其中不斷成長,代表的是在每一個職務上都要不斷學習,精進自身的能力,才能累積更進一步的本錢,無論是在企業內部晉升或是選擇轉職都要有實力做為基礎,即使現職令人滿意,也不要停留在舒適圈忘了探索更多可能,更要借重每一段職場經歷,創造自身亮點,這些都能成為未來在職場上站穩腳步的基石。
1111人力銀行校園講座職涯講師的唐玉書,最近剛出一本職場勵志暢銷書,創下一周就二刷的記錄,她表示,「說到跳跳虎,我剛好生肖屬虎,問我就對了!我工作20年換了超過22個工作不是沒定性,是對自己的職涯有更高的期許,所以我出書分享自己的經驗,在轉職的時候一定要有狼性,善用SWOT等理論工具理性分析,看清楚自己優劣勢和產業別機會與威脅,並衡量自己要的是什麼然後勇往直前、一躍而上!但是成功轉職之後,我認為要善用細膩、高可塑性的娘性,才能夠快速地適應每一個不同的工作環境」。
唐玉書說,我在這本誰說我的狼性不能帶點娘新書中,想要告訴大家的不是過去一直鼓勵的單純狼性,而是剛柔並濟的「良力」,因為把狼或娘的部首拆開右手邊都是善良的量,所以我想強調的是良力,善良是一種選擇,正面的思想帶來正面的能量和力量,在職場上永遠都有喜怒哀樂、只有把自己的態度調整好,才能決定你的高度!希望我這本書可以幫助尋求職場轉職、或者是社會新鮮人、或者是職場基層員工主管,對自己未來職涯有規劃和期許的人,能夠多點正面的啟發和鼓勵!
調查也發現,上班族透過轉職最多可以讓薪資提升8,333元,一旦上班族動念離職,23.4%的上班族再多錢也留不住,另外76.6%的上班族,則願意為7,519元留在原職。
至於在上班族心目中認為要換多少次工作最恰當?得到的平均數字為5.2次,可以看出上班族並不排斥轉職,願意賦予轉職追求高薪、友善工時、友善職場的正面意義。
何啟聖表示,根據資料庫統計1111人力銀行網站有高達67萬3千個工作機會數,再創新高,和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成,包括科技業、金融業、民生服務業都在大舉徵才,1111人力銀行轉職專區(https://www.1111transfer.com.tw)提供包括高薪工作、無經驗轉職、熱搜公司等多元條件,讓上班族快速搜尋到心目中的理想企業,有意轉換跑道的上班族可以把握景氣復甦的時機,卡位職缺。
轉職挑戰:同事冷暴力 抱負難伸 職能不符 不適應文化 不熟悉生態
6成上班族與前同事主管保持聯繫:拓展人脈 延續緣分 累積資源
究竟上班族在轉職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挑戰呢?調查顯示,同事冷暴力,刻意被排擠36.1%占比最高,其次是不給資源,難以施展抱負34.1%、職能不符合工作所需33.3%、不適應企業文化31.2%以及不熟悉產業生態31.0%。
為了延續職場能量,調查發現6成上班族在轉職後仍然會與前公司的同事、主管保持聯繫,主要原因包括拓展人脈,與人為善38.1%、延續緣分,改做朋友33.3%、累積資源,日後可用14.3%。
何啟聖表示,上班族轉職切記把握好聚好散的原則,許多企業人資在進用人才之前,都會向前公司徵詢求職者過往的評價作為參考,能在前公司留下友善、敬業的好評,可以讓未來的職涯贏在起跑點。再者,職場上需要的職能相當多元,多一份人脈就多一條路,即使身處不同產業,在產業快速輪動、整併的趨勢下,具備跨界合作的能力,也能為職涯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