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結果:陳怡瑄
搜尋頁面
企業年終發放調查
文:
陳怡瑄
2021-12-17
年終獎金是反映企業過去一整年的營運表現,亦是上班族最關心的年度大事,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日前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同步雙雙上修2021年、2022年
經濟成長率
為6.05%、3.67%,而國內疫情在下半年趨緩,景氣逐漸回升中,今年企業發放年終獎金的意願又是如何呢?
意願掉! 7成6企業發年終 相較去年下滑10% 平均基期1.13個月
發不發 企業壽命有關係 1年新公司獲利模式未定 不發年終比例高
防疫鬆綁+振興券 衝刺業績! 通膨夾擊+物價上揚 年終保守?
根據1111人力銀行針對企業進行調查顯示,今年有76.3%的受訪企業確定會發放年終獎金,相較去年的86.0%,明顯下滑了10%,且平均發放基期僅1.13個月,也創下11年以來新低!另外23.7%企業坦言今年確定不發放年終獎金,主要原因包括公司一向沒年終41.3%、疫情衝擊業績下滑27.5%、獲利不如預期25.5%、採用其他獎金制度13.7%及預估來年景氣不好盡量減少支出10.3%。
又從產業進行交叉分析發現,「企業壽命」也攸關上班族是否能領到年終獎金,調查指出公司商號成立在20年以上,則發放年終獎金意願居冠,而成立年資在1年以下的公司商號,絕大多數不發放年終獎金。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由於上半年度國內爆發大規模疫情,重創內需產業,包括餐飲、觀光、旅宿、百貨、運輸等,營運狀態明顯受限,所幸隨著疫苗施打率拉高,國內疫情逐漸趨緩,在防疫措施鬆綁以及振興券的加持下,成功帶動大眾出門消費意願,各家業者在下半年度使出渾身解數衝刺業績,盼能補足上半度營收缺口。
而omicron來勢洶洶,疫情威脅仍在,對於明年的經濟活動影響雖然未知,但一向被視為犒賞性質的「年終獎金」,已經明顯衝擊企業發放意願,且即使有發放,平均基期1.13個月也創下調查以來新低,說明了雖然今年經濟成長率突破6%,但各行各業面對通膨夾擊,以及物價上揚之苦,企業主難以樂觀,而採取保守態度處理年終獎金。
黃若薇分析,企業壽命長的公司,通常具有體質好、制度佳、人事穩三大特色,有足夠的資源與資本,提供員工完備的福利待遇,在年終獎金方面不會任意縮水;反觀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公司,草創時期的營運充滿變數,多半仍在摸索獲利模式,因此能夠提供的獎金報酬自然受限,「零年終」現象並不少見。
東森購物網總經理彭鴻珷表示,東森集團今年發出年終「最高」6個月,表現好的同仁,最少2個月起跳,以東森購物為例,今年較去年獲利成長4億,但考慮通膨,物價上漲,今年7月年中已經先幫基層員工調薪,針對薪水4萬元以下的員工先發1萬元,再加發年終,也因為公司營收獲利成長,今年較去年整體多發出1億元,來獎勵辛苦員工一年的貢獻。而營收成長的單位包括電視、電話行銷、電商等,會視表現再額外加發獎金。
加碼留才 「資訊科技」年終最大贏家 「民生服務」難保1
衝擊營收 全薪核算比例降至3成 底薪核算激增至5成4
調查指出,年終獎金發放依據包括個人績效考核(43.6%)、員工年資(34.5%)、固定年終(25.0%)、依照企業營收比例(21.8%)及部門績效表現(12.7%)。且透過交叉分析顯示,資訊科技業平均基期高達1.64個月,高居各行業之冠,是今年最大贏家;反觀民生服務業平均僅能領到0.94個月,呈現年終兩樣情!且在有發送年終獎金的企業中,每一位員工都可領到的比例占76.7%,另外23.3%則是採取論功行賞制,並非人人都能享有。
黃若薇表示,
隨著國內疫情降級受控,經濟活動重啟,時序進入傳統電子產業旺季,半導體需求持續增長,科技大廠加碼年終留才亦為常見。又
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目前減班休息(無薪假)有2455家、19035人,本期無薪假人數最多的行業仍是包括旅行社在內的支援服務業9346人,其次則是住宿餐飲業3121人及製造業2028人。民生服務業迎接聖誕節慶、元旦跨年商機,全力衝刺營業額,盼能填補疫情期間虧損,力拚年度盈收免於赤字,以致於年終獎金給的保守而居於各行業之末。
值得留意的是,在有發送年終獎金的企業中,根據去年調查有5成2企業是以「全薪」核算年終獎金,但今年下修到僅剩3成,反而以「底薪」核算年終獎金的比例,今年明顯激增到5成4(去年3成9),說明企業營收受到影響,也改變了年終的核算方式,對於上班族而言,落袋的年終獎金額度,勢必較往年來得少。
調查指出,企業發放年終的原因包括:按慣例都有、獎勵績優員工、利潤與員工共享、慰勞員工整年付出及留住優質人才。黃若薇提醒,年終獎金不同於工資,屬於「恩惠性給予」,企業主可以選擇發或不發,目前正值年底評核考績的時刻,建議上班族適時向主管表明,自己是有產值的關鍵人才,以免心委屈了!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