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結果:陳怡瑄
搜尋頁面
3個部位5個徵兆 肌少症上門!
老年失能隱形兇手
文:
陳怡瑄
2021-03-08
年齡真的不是問題!以五十歲為分水嶺來看,做低體能的運動,三十年後的死亡率比高體能的運動高出二十%。
【
文.陳怡瑄
】
骨骼肌隨著年齡增加減少,但要增加肌肉只有做「阻抗性運動」,也就是所謂的重量訓練便可預防,但許多老人家從事的有氧運動,像是快走、慢跑、登山、游泳,其實只能練到心肺功能,沒辦法減緩肌少症的問題。
在肌少症尚未發生之前,應及早藉由飲食和運動做好預防
。
全台超過三十萬位長者
受肌少症困擾
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二十三.六%;女性為十八.六%,肌少症是看不見的健康危機,五十歲以上靜態生活型態者,每年約以○.五%至一%的速度減少肌肉量,且根據荷蘭二○一五年發表的研究,僅臥床休息五天就會導致約一公斤的肌肉組織丟失。
因為肌肉不足造成四肢無力,嚴重者甚至可能惡化為衰弱症、提升跌倒機率,甚至失能,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肌少症危險群?量量小腿圍便可知一二,根據亞洲肌少症診斷標準,逾五十歲男性若小腿圍小於三十四公分、女性小於三十三公分,代表身體肌肉質量可能不足,準確率可達七成。
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曾崧華表示,肌少症是高齡者常見的健康議題,台灣臨床研究發現,六十五歲以上的社區長者大約有七%到十%左右落入肌少症,換言之,相當於全台有超過三十萬的肌少症長輩。
肌少症已經在二○一六年被正式認定為疾病,而非正常老化的表現,全因為肌少症會增加高齡民眾跌倒、衰弱、失能、臥床,乃至於死亡的風險,嚴重影響長者的生活品質。
遠離肌少症這樣吃
因此,在肌少症尚未發生之前,應及早藉由飲食和運動做好預防,安法抗衰老醫療集團營養師黃子芩建議,三餐均衡攝取高品質蛋白質,長者的肌肉合成效率較低,建議每天至少要達到每公斤體重一至一.二公克的蛋白質攝取量,若是有在運動的長者,蛋白質的攝取量要更高。
另外多補充白胺酸(Leucine),所謂的白胺酸是刺激肌肉生成效果最強的支鏈胺基酸,但身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由食物攝取,例如海鮮、魚、雞、牛、起司等,都是良好來源。不過,若是有痛風病史的患者,海鮮湯、高湯則不宜過量,以免痛風發作。最後留意維生素D的攝取,維生素D是維持肌肉、骨骼健康的關鍵營養素,同時具有抗發炎作用,可以協同白胺酸、胰島素刺激肌肉的合成。除了平日需要適量的曬太陽,平日可以選擇鮭魚、鯡魚、鯖魚當做主菜;若諮詢醫師後有必要,可考慮適度額外補充維生素D。
檢查3部位
手背虎口:食指與拇指靠攏時,前後移動時骨骼間的肌肉應該平坦或隆起。
太陽穴:肌肉量足夠時,太陽穴應是飽滿狀態;若呈現凹陷,則有肌肉流失之虞。
鎖骨:當肌肉放鬆、手臂放下時,女性可微微看到鎖骨,男性則不應該看到。
觀察5徵兆
走路遲緩:室內平地行走困難(6公尺內行走,每秒速度少於0.8公尺)。
握力下降:取物困難,拿不動5公斤沙拉油罐、毛巾擰不乾。
行動吃力:從座椅起身變得困難,如需要撐扶手才能起身;爬10階樓梯出現困難,例如爬三兩下就需要休息。
反覆跌倒:跌倒機率增加,過去1年來連續跌倒2次以上。
體重減輕:非刻意減重,6個月內體重減輕5%。例如,原本體重60公斤的長者,半年內無緣由地減少3公斤,就應小心!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