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四海大平安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為臺灣、為世界祈福

望民眾更重視客家文化

編輯部 2020-11-03

一年一度臺灣最盛大的客家活動—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已在10/26完滿落幕,今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2020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特別以客語主要的五種腔調:「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以其所代表的【四海大平安】做為活動主題,取其吉祥、祝願意涵,希望為臺灣、為世界祈福,同時今年也特別選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國父紀念館不只是國際周知的臺灣地標,國父紀念館對於客家人來說更有著特殊意義,除了國父孫中山先生是客家人之外,1988年客家鄉親發起的「還我母語運動」就是從國父紀念館出發。今年適逢還我母語運動33週年,希望藉由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活動,讓更多全國民眾認識客家文化,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策劃了一系列精采豐富的活動,10/24至26共3天活動,包括迎接19尊義民爺及忠勇公匯聚臺北一同祈福、3條遊行路線、民俗祭典、文創手作體驗DIY及客家藝文表演等內容。
 

2020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特別以「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五種客語主要的腔調所代表的【四海大平安】做為活動主題,圖為本次活動主視覺。

市義民祭今年已是第33年舉辦,臺北市政府客委會主任委員徐世勲表示,2020年是全世界面對嚴峻挑戰的一年,今年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希望透過義民信仰為基石,結合文化、藝文、產業與創意,擴大發揚客家文化,將客家不屈不撓的堅毅精神注入臺北,以「祭典、祈福、行出去」的活動理念,打造一系列精采豐富的節目與內容,呈現客家多元文化價值,豐富臺北市多元文化。其中「祭典、祈福」是邀請全臺19尊義民爺及忠勇公到臺北安座祭祀,透過「迎神遶境」、「安座大典」、「挑擔踩街」、「主祭大典」及「送神大典」重現客家傳統民俗特色,為防疫祈求【四海大平安】,為此也特別打造活動主題曲「行出去」,透過客家當代歌曲與舞步,希望大家大步走出去,行出疫情後的生活,行出希望、行出平安。嘉年華的藝文展演節目也十分精采,除主活動會場週六、日下午安排的<客家大戲>、<好客尞麼个>成果發表及<藝遊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結合肢體、馬戲、爵士與客家金曲的節目展演外,10/23及24在香堤大道廣場,<好客新聲音>、<好客夜生活>亦將帶來一連串兼具新創與都會風格的演出,喜歡藝術文化的市民朋友絕對不容錯過。 

活動宣傳影片也特別配合時下最夯的議題,防疫無法出國沒關係,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鼓勵大家把行李箱換成擔頭、把草帽換成斗笠,更把護照變成平安符,讓客家風情渲染臺北市,藉由航空主題,象徵平安行出去,全世界的人民都能走出疫情,獲得幸福!更多活動資訊及詳情,歡迎上「臺北客家」FB粉絲專頁查看,並掌握最新活動動態。

2020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宣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