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結果:廣告部
搜尋頁面
台灣首屆未來醫學論壇
中西醫結合開啟健康新紀元
文:
廣告部
2019-12-31
中西醫結合
中風
未來醫學
「首屆未來醫學論壇」29日在台灣大學召開,中西醫結合開啟未來醫學論壇。台灣首次結合兩個醫學與科學領域高度專業的公信單位:衛福部財團法人國際醫學科學研究基金會,以及衛福部財團法人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兩會的董事長:一個是中醫藥權威,一個是外科權威,加上共同的秘書長是中西醫結合專家,三大醫學推手催生了這個論壇。
中醫藥權威陳介甫主席提到:方向比速度重要!上醫治未病的理念在中醫文化上影響深遠,在此基石上我們不斷創新並將之發揮極致,可以為未來醫學提供思想資源與方法庫。外科醫學權威高明見主席,則提到未來醫學的重點應該是健康而不是治病。長照病患100個裡面有70個跟中風後遺症有關,心房顫動跟頸動脈狹窄病變,在10個病患裡可能各佔2個,但都是可以預防篩檢治療的。
論壇另一位推手是秘書長林哲安教授表示:「未來醫學應該是保險能供得起的醫學!未來醫學應該要健康極大化、罹病極小化。透過AI智慧醫療,預防篩查,藝人高先生的心因性猝死不要重演!鐵人三項猝死的病例能提前預防!期盼台灣往後的三鐵運動賽事,都能先幫選手進行30秒心臟快篩,減少跑者發生中風與猝死!」
鑑於中風與癌症是令患者家庭破碎的「急死人的病」且中風與癌症是系統病,不是一個單項疾病。首屆未來醫學論壇的上午場同時邀請到台灣神外、神內、心臟、復建4科權威醫師同場演說:並邀請到台灣心臟學會黃瑞仁理事長擔任開幕演說嘉賓。
首屆未來醫學論壇的上午場同時邀請到台灣神外、神內、心臟、復建4科權威醫師同場演說
心房顫動增加缺血性腦中風風險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說明,全台約2%民眾患心房顫動,65歲以上約5%,80歲以上高達10%。心房顫動依發生頻率分為陣發性、持續性及永久性3類,患者心跳頻率異常、不規則,可能形成血栓,血栓剝落順著血液流至腦部造成阻塞,就可能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心房顫動比同年齡正常人中風率高5倍,且心臟衰竭、失智以及住院率等也高出許多,但高達75%的患者卻幾乎沒有症狀,察覺不易。
中高危險族群預防中風
「覺得不對勁的話,不用確診,打119先送醫院吧,把握黃金3小時。」三總神經外科主任馬辛一,在首屆未來醫學論壇表示。台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湯頌君也表示「時間就是大腦」,且腦中風病患的一等親家屬,腦中風機會較一般人增加2倍。
中風復健可客製化,快速化
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陳信穎介紹,急性期除了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外,還有小分子胜肽治療,及氫氣治療等方式。急性後期可使用功能性電刺激、粒線體活化治療、小分子胜肽治療、復健機器人、顱外磁刺激術及功能性輔具等。慢性期有幹細胞治療、粒線體治療、螺旋氣功儀替代治療等。這部分我們與林哲安教授合作中西醫結合客製化,可以做到中風快速復建。
癌症與幹細胞 一線之隔
論壇下半場主題是再生醫學與癌症。國防大學教授黃翊恭報告粒線體的重要性與活性胜肽藥的發展。陳介甫主席分享了癌症續活蛋白、癌症幹細胞的主題。他特地提到因為癌症與幹細胞有很多共通點,所以如果不仔細處理,幹細胞治療反而會導致癌症與腫瘤產生,這是醫界的良心與道德問題!業者為了生意,都不重視這個前提:幹細胞治療方案一定要合併去癌化配套、客制化制定治療策略。例如:癌是無氧代謝,過度發炎,高產熱,無序狀態的細胞。如能善用這特點,合併粒線體強化療法、深層熱能治療、氫分子治療、搭配生物能檢測,就不會誘發癌症。
幹細胞治療的現況與未來
烏克蘭科學院外籍院士,同時也是烏克蘭國家奧委會顧問醫師林哲安,報告國家科學院20年來,在胚胎幹細胞、骨髓幹細胞,粒線體製劑、活胜肽製劑等技術,在國家隊選手的應用,新一代的幹細胞結合粒線體活胜肽製劑療法對神經受損,中重度慢性腎炎,中重度糖尿病,免疫發炎纖維化等疾病的改善。他語重心長強調:再生醫學必須同時要有幹細胞,生長因子,載體與微環境等4大技術。同時幹細胞的同源度、幹細胞的來源、幹細胞的活性、幹細胞的施打數量與施打方式,每個環節都決定了治療效果。並不是單一就能好的。
而陽明大學特聘教授、榮總眼科主治醫師邱士華則報告iPS幹細胞。他成功研發製成的「多功能植入視網膜生物支架系統」做為載體,加上特殊技術,能將病患血液細胞有效率且安全地分化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與視神經細胞,未來可以透過幹細胞移植以挽救末期黃斑部患者的視力。
透過本次論壇,讓AI智慧醫療實務應用於預防醫學
基金會提供幹細胞專業諮詢與免費篩查
未來醫學首先要解決醫療資源永遠不夠的方向問題。透過本次論壇,讓AI智慧醫療實務應用於預防醫學。幹細胞治療開啟再生醫學世代。幫助人類走出醫療的困境,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首屆未來醫學論壇全體主講人,也共同頒贈未來醫學推手獎給予大會主席與秘書長。國際醫學科學研究基金會成立再生醫學委員會,提供民眾幹細胞療法的專業諮詢。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也準備成立AI智慧醫療篩查健康中心提供民眾服務。
國際醫學科學研究基金會1989年正式設立,第一任董事長為蔣彥士資政,前任董事長崔玖教授鑽研生物能醫學,繼之由陳介甫教授擔任董事長,林哲安教授承接執行長任務。我們融匯貫通醫學與科學,引入世界先進醫療成果,重視傳統醫學現代化與補助研究,將成果納入現在醫學體系!
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於2000年核准設置,以促進腦血管疾病之研究與發展,包括其預防與治療,提升台灣醫學水準,增進國際學術交流,維護國民健康,增進社會福址為宗旨。現由高明見教授擔任董事長,林哲安教授承接執行長任務,結合AI人工智能,重視預防篩查實作推廣,提供疾病風險管理。
相關文章
產業指標
再生醫學打造產業新星
特別報導
愛心無國界 台灣醫療實力世界發光
名醫觀點
劉正元醫師 個人化的體重管理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