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響應2030健康台灣願景 國衛院攜手台灣拜耳、醫界及病友團體打造智慧抗癌生活圈

全台首創攝護腺癌LINE平台上線, 推動50+男性健康行動力

陳怡瑄 2025-07-29


攝護腺癌衛教網啟動儀式大合照,左起:台灣癌症研究學會蘇柏榮理事長、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王弘仁理事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查岱龍教授、台灣拜耳總裁Ingo Brandenburg , Managing Director of Bayer Taiwan、台灣癌症基金會馬吟津執行總監、癌症希望基金會許怡敏副執行長。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登記資料,攝護腺癌已連續多年穩居男性癌症發生率前六名,患者以50歲以上族群為主。隨著高齡化社會持續加劇,攝護腺癌罹患風險逐年攀升。然而,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往往被誤認為自然老化,導致超過三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因應高齡社會來臨與癌症挑戰,政府透過「健康台灣」政策訂定2030年達成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標,強調「早期預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性,並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支持新藥引進與治療可及性。呼應政策方向,並進一步擴大對癌症的早期教育與健康倡議,今日由台灣泌尿科醫學會(TUA)主辦、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指導,結合台灣癌症研究學會、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臺灣楓城泌尿學會協辦,癌症希望基金會、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腫瘤護理學會等病友組織響應,並由台灣拜耳公益贊助,共同啟動「攝護腺癌大眾衛教與數位互動倡議」MOU合作。以數位衛教工具啟動全民行動力,讓更多50+男性從覺察到行動,及早發現並治療,實踐抗癌生活新態度。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查岱龍教授現場照片。

醫療與產業界協力共推,落實健康台灣目標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查岱龍醫師表示:「健康台灣政策以降低癌症死亡率為目標,其中早期預防與健康促進是關鍵策略。攝護腺癌雖尚未納入現行國家癌症篩檢項目,但隨著高齡男性人口持續增加,相關健康議題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關注。這次MOU簽署與LINE平台啟動,正是醫療界與產業界協力推動健康台灣願景的具體示範,期望讓更多50+男性勇敢行動,不再被動等待。」
拜耳台灣總裁Ingo Brandenburg表示:「台灣拜耳長期致力滿足台灣病患的需求,積極引進創新治療,爭取納入台灣健保給付,並推動大眾衛教與病友支持資源。這次我們與醫界合作攜手推動LINE衛教平台,結合自我檢測、衛教動畫與共享決策工具,有效提升病患抗癌行動力。」
拜耳總部攝護腺癌患者關係部門負責人Peter Said亦特別出席表示:「『Health for All』是拜耳全球的企業使命之一,我們長期投入新藥研發,並致力於與病患及照護者共同打造解決方案。台灣擁有卓越的醫療品質與成熟的醫療社群,讓這次的合作成為成功典範。我們希望透過數位平台,提升社會大眾對攝護腺癌的認識與知識,這樣的模式也有機會為全球其他國家帶來啟發與學習。」


台灣拜耳總裁Ingo Brandenburg , Managing Director of Bayer Taiwan現場照片。

LINE平台上線,打開抗癌生活入口
全台首個專為50+男性打造的「攝護腺癌LINE互動平台」正式上線,結合三大核心功能模組: 一、30秒風險自我檢測,協助男性快速了解自身風險指標; 二、衛教動畫與圖文資源,以淺顯易懂的內容說明攝護腺癌知識、診斷工具及治療選項; 三、共享決策輔助工具,協助病友與家屬進行治療決策、強化醫病溝通,減輕就醫焦慮。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王弘仁醫師表示:「許多50+男性會因排尿異常而誤以為是自然老化,錯過早期發現機會。這次LINE平台的推出,就是希望提供一個簡單、好用的入口,幫助他們跨出健康行動的第一步。」
台灣癌症研究學會理事長蘇柏榮醫師亦指出:「越早發現、越早治療,預後效果越好。拜耳持續在攝護腺癌領域深耕,提供患者延長存活率,維持生活品質的治療選項,搭配數位衛教平台的普及,提供更多50+男性,從預防走到治療完整的醫療協助。」蘇柏榮醫師也補充道,大約三分之一的新診斷攝護腺癌患者在一年內就會進展為第四期,這與傳統「攝護腺癌進展緩慢」的印象大相逕庭。尤其年輕病患正值社會與家庭的關鍵階段,若能及早發現並接受積極治療,不僅能改善預後,也可保留其生產力,減輕家庭與社會的負擔。因此,早期篩檢成為關鍵策略。目前攝護腺癌的初期症狀常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似,如解尿困難或夜尿頻繁,容易被忽略。大多數患者是在就診泌尿科時,順便進行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才發現異常。然而,台灣目前尚未推行全民篩檢政策,也缺乏明確指引建議哪些族群應定期檢查。因此,有家族病史的男性或有下泌尿道症狀者,應與醫師討論檢查的必要性,提早監測、降低風險。


MOU簽署合照,左起:台灣拜耳總裁Ingo Brandenburg , Managing Director of Bayer Taiwan、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查岱龍教授。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許怡敏表示:「許多男性在面對身體異狀時常選擇隱忍不說,特別是涉及泌尿或生殖系統,更容易忽略潛藏的健康警訊。這些沉默背後,藏著患者的不安與焦慮,也讓家屬在陪伴中承受心理壓力。及早覺察、彼此支持,才能讓身心同步準備,共同迎戰病程。」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總監馬吟津認為:「此次產學合作推動LINE數位平台,就是希望讓預防成為日常,將癌症防治真正落實於生活中。透過這個平台,患者與家屬能及時獲取攝護腺癌相關資訊,及早警覺,讓疾病不被忽視,有助於提升治療成效。」

簽署MOU,啟動50+男性健康行動力
拜耳台灣總裁Ingo Brandenburg與國衛院所長查岱龍共同簽署MOU,宣示「攝護腺癌大眾衛教與數位互動倡議」正式啟動。產官學各方代表共同參與啟動儀式,象徵九方合作單位攜手推動50+男性健康行動力,守護每一位男性的抗癌生活。
現場展示的LINE平台操作畫面吸引媒體與來賓熱烈關注,許多來賓表示「這樣的工具早就該有了!」即日起,民眾可透過「攝護腺癌照護網-抗癌生活不『攝』限」LINE互動平台,免費進行風險自評、獲取衛教資源與決策工具。邀請50+男性與照護者一同加入,從今天開始守護健康力!


攝護腺癌衛教網啟動儀式大合照,左起:台灣癌症研究學會蘇柏榮理事長、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王弘仁理事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查岱龍教授、台灣拜耳總裁Ingo Brandenburg , Managing Director of Bayer Taiwan、台灣癌症基金會馬吟津執行總監、癌症希望基金會許怡敏副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