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AI機器人題材爆發 人資助攻企業華麗轉身

陳怡瑄 2025-07-24



(由左至右):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科技金融研究所教授孫大千、國科會政務副主任委員陳炳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技術總監林昀德、臺大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陳縕儂、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天下雜誌行銷業務部學習總監陳逸文、淡江大學工學院物聯網與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張志勇、輔仁大學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謝邦昌教授

    因應未來趨勢,由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台灣機械公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台北市電腦公會、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等六大公協會共同發起成立「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日前舉行成立暨誓師大會,宣示台灣將成全球AI機器人技術與製造中心,機器人應用發展議題大爆發。

近8成企業導入AI技術 半數營運效率走強 製造業需求最迫切
台灣撐起全球供應鏈 韌體工程師入行3年 薪資可望衝上8萬元

掌握AI就是驅動企業決策與人才戰略的核心力量,1111人力銀行與台灣人工智慧協會、科技島網站、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共同舉辦「AI如何幫HR提高績效」論壇,7月24日下午1點半在政大公企中心登場,邀請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臺大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陳縕儂、淡江大學工學院物聯網與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張志勇、輔仁大學人工智慧發展中心主任謝邦昌教授、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科技金融研究所教授孫大千、美國安卓樂資本董事長林家振、天下雜誌行銷業務部學習總監陳逸文共同參與,分享精彩主題,如何說服長官投資AI、如何透過AI驅動企業培訓新模式、人資日常也能輕鬆上手的數位工具以及企業成功轉型經驗分享,台下擠滿了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人資,親睹AI的價值與魅力。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台灣企業導入AI技術的比例達到近八成(79.8%),其中評估「AI有助於整體營運」占19.85 %,導入AI後「營運效率顯著提升」18.6%。顯示出AI技術的應用範圍與成熟度日益提升,在已經導入AI的企業當中,近半數營運效率明顯走強。調查也指出,目前企業急需導入的方向,以製造(系統、工程及研發)」最為迫切占46.7%;其次為人力資源管理27.1%,包括招募、績效評估與員工培訓;第三需求則是資訊系統與IT安全22.8%,真實反映出企業對內部營運優化與資安風險控管的高度關注。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莊雨潔表示,隨著輝達海外總部確定設址台北市北投士林科學園區,說明台灣撐起全球 AI 供應鏈的價值,凸顯產業價值的重要性,不僅順勢拉高國際能見度,更提升了國內相關從業人員待遇水準,以「韌體工程師」為例,研究所學歷入行不到一年的平均薪資68,400元,年資累計3年後,可望衝上8萬元大關,未來薪資成長動能極強,隨著資歷累計,員工分紅獎金更是驚人,可以預見理工背景人才依舊炙手可熱。
國科會政務副主任委員陳炳宇也表示,今天是有趣又新奇的體驗,可以和企業人資進行交流,很高興111人力銀行舉辦這個活動,讓我們知道其實很多企業人資已經開始利用AI進行履歷篩選,提高生產力、競爭力,希望透過今天的活動讓人資know-how可以優化AI工具,滲透到百工百業來享受AI的好處。


AI新十大建設起飛 刺激人才需求升溫 人力銀行AI職缺年增17%

調查結果也透露,當今AI人才培育不足的因素包括:AI教育過於理論化缺乏實作經驗36.61%、企業無法精準媒合AI人才36.14%、AI課程內容與業界技術發展不同步35.3%。
行政院推動「AI新十大建設」,最快8月拍板定案,涵蓋智慧應用、關鍵技術及基礎建設等三大面向,將引領國內百工百業至少百萬家導入AI服務。國發會擬以50萬AI人才大軍作為短期目標,中長期希望倍增至百萬大軍以上,並以國發基金千億助攻十項重點產業發展,並帶動創新創業投資每年達1,500億元;至2040年推動台灣成AI影響力中心,產值達15兆元。
同步觀察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7月份AI相關工作職缺數為1.86萬筆,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成長17%,當中除了科技業開出大量工程師職缺外,金融業為了優化客戶體驗,也都需要AI人才助陣,甚至連傳統製造業、不動產業、物流業等都釋出相關工作機會,說明各行各業「會懂、會用」生成式AI工具的人才需求明顯躍升。
莊雨潔提醒「得人才者得天下」,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全球產業數位轉型浪潮下,AI人才已成為推動組織創新與提升競爭力的致勝關鍵,改變人資管理的作業與徵才模式,目前已有企業採用AI進行履歷篩選與人才預測分析,因此人資必須自覺不再只是招募行政功能,而是助攻企業主搶得契機華麗轉身的關鍵角色。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表示,時值求才高峰,1111人力銀行近期也與台大資管所合作AI人才推薦模型,協助企業更容易找到適合的人才,另外求職主網的「AI小精靈」更是智能小幫手,針對各種求職疑問,24小時在線即答、有問必答。為解決AI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將於8月14日舉辦【科技女力線上直播論壇】,邀請產官學代表齊聚一堂,探討女性參與投入科研領域,不僅能夠緩解科技人才短缺困境,還能進一步促進AI技術的多元應用,增強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