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工業局長呂正華 要讓年輕人以製造業為榮

解決五缺用地、協助企業轉型

藍硯琳 2017-12-28

十月十七日,下午兩點剛過,工業局長呂正華已從桃園觀光工廠頒獎典禮現場,趕回工業局內受訪,三點一到,又現身經濟部主持記者會,馬不停蹄的活動,儼然是這位新科局長的上任賀禮。

「每天很快就過去了!」輕描淡寫的八個字,是八月三十日自工業局副局長晉升的呂正華,對於職務變動後的心得。
身穿一襲黑藍色西裝的呂正華,剛毅的臉龐似有一股說不出的嚴肅,孰料話匣子一開,正經的談話也開始平民化,信手拈來的回覆,不難看出這位工業局戰將,十多年累積下的產業經驗之豐,也難怪在這位被貼上行動派標籤的局長身上,不見更上層樓的壓力,有的只是一股衝衝衝的幹勁。

然而,近年產業外移、薪資低迷及轉型困境等因素,已是不爭的事實,而接手臺灣製造業燙手山芋的他,又是如何為臺灣產業把脈,開出一帖良藥呢?

 

學習孫運璿眼界
找下一個產業藍海

 
「從民國九十六年我進入技術處到現在,基本上這幾十年來外部環境和市場變動非常大,光一個手機來說,有別於當時的按鍵式,iPhone開始發展觸控螢幕,面對這樣的國際情勢,整個ICT產業也開始有大改變,而臺灣以往的產業模式,也面臨轉型,」呂正華說。

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在初期人力低廉、十三億人口市場及政策支持下,外資進駐的數量劇增,技術、資金雙雙到位,對岸製造能力不斷攀升,再搭配一五年中國大陸國務院《中國製造2025》宏願,一時間世界工廠的名聲響徹全球,連帶壓縮臺灣製造業處境。

當對岸往製造強國邁進的同時,那臺灣呢?

從產業升級政策來看,馬英九執政時期所推的「生產力4.0」,到蔡英文政府上台的「五+二產業創新計畫」中的智慧機械,內容雖大同小異,但能看出政府對於產業轉型、智慧化與聯網等應用需求的重視。

「新政府上來之後,提出『五+二產業』,雖然大家說這是需要長期去推展的,不過這都是很基礎、全面性帶動產業升級創新的基盤,像是臺灣發展不錯的紡織、石化、鋼鐵等,尤其半導體業是我們的基盤,如果可以結合其他產業,或是把它和機械結合變成智慧機械,這對於未來智慧製造是根本的事情,」呂正華指出。

臺灣資源有限是不爭的事實,也因此呂正華認為,對於產業政策的擬定,應精準且具有前瞻性。「過去孫運璿時期,他就派人去RCA(美國無線電公司)、成立工研院,把臺灣從農業往製造業發展,奠定很好的半導體基礎」。

在他看來,這位被稱為「臺灣經濟的推手」的孫運璿,獨排眾議選派三十八位臺灣研究員前往美國接受半導體訓練,而這群人回臺後反倒成就現今臺灣IC界的兆元商機,這種擁有看向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產業發展的遠見,正是工業局產業政策所應具備的態度與準備。
 
解決五缺
工業局將重整工業用地 

 
不過,對比產業政策制訂的遠見,接掌工業局長當天,產業界疾呼的「五缺」(即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問題隨之而來,也成為呂正華上任後不得不面對的任務。

掌管五缺中「土地」部分的工業局觀察到,中央與地方為了強化工業用地效能,早已於工業區內建置排水、汙水處理廠等公共設施,然而不少民眾購買工業用地後,卻囤地不使用,失去工業區布局的初衷,相當可惜。

「所以我們現在先清點閒置三年以上的土地清單,公告後會給他們兩年的緩衝期,地主不處理會啟動裁罰,如果最後還是繼續囤地,就展開強制拍賣,」呂正華坦言,要有新投資產業才會有新動能,對此相關具體措施工業局仍在研議,盼能有效解決產業缺地這塊燙手山芋。

屏除五缺等問題,以外銷市場為主的臺灣企業,其實擁有良好的技術開發能力,且供應鏈與靈活性相對完整,電子資訊業更是撐起臺灣經濟主力。然而,面對各國所推的產業政策,以拉抬該國競爭力的同時,臺灣政府雖祭出「工業4.0」促使企業轉型,但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臺灣來說,不少企業仍徘徊在「2.0」,再加上國際市場開拓不易、投資減緩,落差明顯。

對此呂正華笑說:「落差都有啦,但我們要做的,就是從他們的角度,去看企業最需要什麼,然後提供好的環境和輔導」。

如台積電自動化相當全面,因此政府要做的,就是提供完善的產業環境;而許多推行機械自動化的企業,最缺的就是數據,在資料格式的匯入匯出上就有產生問題,不利智慧機械要求的「資訊化」發展,對此,呂正華強調,「有一兩家典範性領航廠商帶頭,當然很好,可是剩下的兩、三百家,要怎麼讓他們成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產業政策推動時,需要工協會和推動辦公室,因為他們可以直接接觸相關廠商,立即診斷輔導,提升整體產業的動力,」這樣手把手輔導的模式,正是臺灣企業保有彈性所在。

「大家提到製造業,就會想到工業局,而工業局局長的職責,就是要把成績做出來,讓年輕人願意投入,以身為製造業一份子為榮。」呂正華一席話,似乎成為他接下來的公務奮鬥史中,始終掛在心上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