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北約峰會vs白宮高層訪陸:美國大玩抗中與友中之兩手策略

北約東擴印太地區 美國啟動軍事經濟包圍抗中

陳建維 2023-08-07

中美爭霸進入新一輪角力,繼七大工業國組織(G7)會議之後,眾所矚目、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緊接著在立陶宛展開峰會。不同於二○二二年會議聚焦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處理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相關事宜,今年的峰會結束後所發表的會後宣言矛頭直指中國大陸,對照此前白宮高層陸續訪中「表達善意」,顯見美國正大玩兩手策略,一邊表達善意、一邊聯合歐洲各國持續對抗中國大陸。
 
文•陳建維
 
在立陶宛召開,甫結束的二○二三北約(NATO)峰會,共有包含於四月份新加入的芬蘭等三十一個成員國領導人與會,加上即將加入北約的瑞典及特別受邀的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澳洲(簡稱IP4,印太地區四國),今年的北約峰會可說盛況空前。
然而,未如去年聚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議題,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在峰會召開前特別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出版之「外交事務」季刊(Foreign Affairs)投書指出,俄烏之戰除了是一場悲劇的侵略外,若最後是俄羅斯獲勝,將會給世界其他專制政權,尤其是中國大陸發出「可以透過武力實現其目標」的訊號,同時中國大陸也正在觀察俄國為其侵略所付出的代價或回報。史托騰柏格同時也指出自己於年初訪問日本和南韓時,兩國領袖都憂心是否將有「今日歐洲、明日亞洲」的衝突發生。
文中也表示北約並未將中國大陸視為敵人,但他認為北京應該更積極協助介入調停烏俄戰爭,而非持續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最後他也提到中國大陸的內政、外交政策已對北約的安全、價值觀和利益構成挑戰。北京當局已透過外交手段試圖控制北約國家的關鍵供應鏈和基礎設施,並直指「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待這些挑戰,而不是用安全利益換取經濟利益。」
 
戰後最強軍事同盟
有效制約卻存內部矛盾
 
成立於一九四九年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 NATO)簡稱北約,是由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等十二個國家組成的軍事聯盟,《公約》由序言和十四條正式條文組成。其中最重要,也被視為北約最強而有力的武力同盟依據是第五條:「各締約國同意對於歐洲或北美洲的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該視為對締約國全體的攻擊,因此締約國同意如這種武裝攻擊發生,每一個締約國行使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承認的單獨或集體自衛權,並應該單獨及聯同其他締約國採取視為必要的行動,包括使用武力,協助被攻擊之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以恢復並維持北大西洋地區的安全。」也就是俗稱的集體防衛條款,該條款原本是為了在冷戰時期對抗蘇聯而定,然而終至冷戰結束該條款也未被動用,直至美國遭遇九一一恐怖攻擊,北約才動用第五條款對阿富汗用兵以打擊恐怖主義。
然而,如此堅定的北約組織,卻也始終存在內部矛盾,首先是軍費預算開支,北約各成員國一直以來除了美國直接承擔北約預算的二十二%,其他部分是以國民收入為依據承擔相應比例的費用。然而,二○一八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就在北約峰會上要求削減美國在北約的軍費開支,隔年更提出「美國花了太多錢保護歐洲盟友」的觀點,要求歐洲盟國提高開支,並在二○一九年的峰會暗示美國將會離開,直到各國增加對美軍事採購才平息美國不滿,惟以法國總統馬克宏為首,提出「北約正在腦死」的論述,更擔心美國的作法將為其日後勒索其他國際組織開啟先例。同時,亦有許多國家認為北約已經變成美國及土耳其謀取自身利益的平台。
此次烏俄戰爭爆發後,歐、美各國相繼援烏,但美國及北約始終沒有直接派兵,而是採取提供金錢、武器、物資的方式進行援助,一方面當然是因為烏克蘭不屬北約成員國,操作不慎恐引發更進一步衝突,另一方面則因歐洲國家仍多數仰賴俄羅斯天然資源(如天然氣)進口,故若從大國外交、地理環境的角度切入,與俄羅斯接壤的歐洲國家更希望在烏俄衝突中以談判代替軍事對抗。

美國主導北約東擴
打造經濟軍事抗中陣線
 
二○二三年北約峰會,基於烏俄戰爭持續延燒加上美國強烈要求,以德國為首的十一個盟約國表示將同意國防支出拉高到GDP的二%,顯示有更多盟國願意加強鞏固北約軍事力量。而不同於去年聚焦烏俄之戰,今年峰會的會後公報首次以中國大陸為題,表示其「公開的野心和強制性政策」已經嚴重挑戰了北約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並措辭嚴厲的表達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的合作伙伴關係。
公報中也直指中國大陸使用政治、經濟和軍事工具來增加其在全球的影響力,漠視並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同時認為中國大陸對本身的戰略、意圖和軍事建設保持不透明。這份聲明儼然已將北約打造成新一個「抗中聯盟」,如加上甫結束的G7峰會,美國全面完成利用在經濟、軍事上沒有中國大陸參與的國際組織聯合對抗中國大陸,打造出全面化的抗中包圍網。值得進一步關注的是,受邀與會的印太四國日本、韓國、紐西蘭和澳洲(IP4),雖然並非北約所訂之正式盟約國,但卻也分別與北約簽署「個別化夥伴計畫」(Individually Tailored Partnership Program,ITPP,即針對各自情形量身定制與北約的彼此合作關係),甚至北約更擬在東京設立辦事處,此舉也被視為是北約「東擴」至亞太地區。
然而,這樣的動作卻違反了以法國為首、部分歐洲國家及歐盟近年來希望謀求的「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政策,從過去德國總理蕭茲、法國總統馬克宏相繼訪陸及雙方所談內容來看,歐洲更希望與中國大陸發展包括科技、經濟、能源和數字政策的多種合作面向,而非如同美中貿易科技戰一般切斷雙方往來。另一方面,北約的基本精神是「共同防衛」而非「共同宣戰」,對於目前致力與歐洲國家推動合作關係的中國大陸而言本就不存在軍事挑釁的空間,反過來說歐洲國家也不會因為北約強硬的措辭,中斷與陸方的合作。
 
白宮高層接連訪陸
中美關係鬥而不破
 
為了緩和中美關係,確保兩國仍處於溝通線上,美國特別由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分別於六、七月份走訪北京,布林肯在外界猜測中會見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秦剛、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國家主席習近平,葉倫則在北京停留長達四天,並會見了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副總理何立峰、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
若以訪問成果來看,不管是布林肯或葉倫的訪中之行,都沒有為兩國關係取得重大進展,布林肯的訪問更可說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主要為接下來的G20(二大工業國)組織會議、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中有可能的拜習會鋪路,但布林肯的順利訪中,至少代表兩國間願意移除官員甚至是元首間的互訪障礙,雙方也在部長層級的會談中同意在適當時間進行互訪。葉倫在結束訪中行的記者會上,直言美中兩國有「重大分歧」,雙方必須「明確且清楚地溝通」,但她也表示自己與美國總統拜登都認為「世界大到足以讓兩國繁榮發展」,顯見歧異雖大,但美國對中戰略仍維持「鬥而不破」,避免兩國關係走向敵對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緊接著葉倫之後,高達百壽的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Alfred Kissinger)亦訪問中國大陸,雖非代表官方,但季辛吉卻獲高規格接待,並罕見的與中國大陸國防部長李尚福進行互動,更在與習近平的會見中以「老朋友」互稱。身為中美合作的關鍵樞紐,季辛吉此行被外界解讀為北京當局再次向美方明確揭示「美中三公報」對於雙邊關係的重要性。
從上可知,美國面對其認為中國大陸對外的「極限施壓」,所採取的方式是聯合西方民主國家,包含亞太地區、印太地區的盟友共同對抗中國大陸,除了集體施壓外同時也將抗中壓力平均分散,型塑東西陣營對抗的態勢,但如今美國與歐洲、甚至印太各國間開始存在部分戰略歧異,能否再度用「集體概念」來對抗中國大陸,恐怕早已不是號稱世界警察的美國得以全權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