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
通貨膨脹席捲 全球都無法倖免
疫後復甦卻面臨通膨 民生受到挑戰
文:
黃小玲
2021-12-01
正當疫情趨穩,振興券也拿到手,民眾開心出遊及消費時,才驚覺怎麼東西都變貴了,漲幅還大到令人很有感,讓大家擔心是不是通貨膨脹?未來的生活是不是更困難了?
文.黃小玲
受疫情重創的經濟才正要開始復甦時,石油、天然氣、燃煤卻價格飛漲,已經開始推升民生物價,國內外都面臨到通膨海嘯,國際原油價格更飆破每桶八十美元,通貨膨脹現象已席捲各國,作為通膨預期指標的美國,今年十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創歷史新高,較前一年跳升六.二%,創下三十餘年來新高,引發全球市場擔憂。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也在會議中坦承通貨膨脹壓力,並表示會縮減購債規模,成為收緊疫情高峰期間超寬鬆貨幣政策的第一步,而且供應鏈限制和通膨持續時間可能比預期長,甚至延續到明年。
隨著通膨升溫,針對通膨只是反應供應鏈吃緊的暫時現象,還是長期的問題?經濟學家和官員們也熱烈激辯,各執一方說詞。然而美國十月份通膨飆升的情況,讓主張是長期問題的一方佔上風,顯示物價上漲是全球性的現象,各國都無可迴避。
民生物價飆漲
衝擊疫後經濟復甦
台灣當然也免不了這波通膨海嘯,由最貼近民眾的民生問題來看,是最能反應通貨膨脹效應的,當肉圓從四十元漲到六十元,蚵仔煎從六十元漲到八十元時,大家會發現錢變薄了,東西都悄悄漲價了,連台南知名五星級大飯店的明太子麵包去年只賣六十五元,今年十月就漲到一二○元了,漲幅高達八五%,令人咋舌。而餐飲龍頭王品集團也因為進口牛肉和沙拉油大漲扛不住了,在今年十月宣布旗下十五個品牌全面漲價約五%,衝擊相當大。各項原物料漲聲不斷,業者也撐不住,廠商們紛紛表示進貨成本都增加了,相對地推升全台物價飆高,帶動萬物應聲飛漲,讓餐飲業辛苦盼來解封後的來客潮產生變數,也讓大家大嘆什麼都在漲,就是薪水不會漲!
然而什麼是通貨膨脹呢?它指的是一般物價的持續上漲,也就是你的金錢購買力一年年縮水了,但若是薪資有每年成長的話,則會抵消掉通貨膨脹,但這只是理論上的,事實上並不可能每年都調薪。台灣正常的通貨膨脹每年大約是落在一%至二%之間,但今年因為疫情和全球通膨的影響,漲幅已衝破正常值了!
大量印鈔也會造成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怎麼發生的呢?一是鈔票印太多,造成貨幣的價值變低。二是所有生活必需品相對變得昂貴,物價飆漲。三是人們的購買力變低,沒有刺激到經濟活絡。過度印鈔最有可能發生在有災難或戰爭時,政府大量印鈔投入公共建設或還債,讓錢流入民間市場,當貨幣的總量變多,它的價值也就緩慢降低。
以美國的通貨膨脹為例,其實在二十世紀時,國際上有個叫做「金本位制」的規定,世界各政府必須依據國家的黃金儲備才能發行適量的法定貨幣(紙鈔)。但是在一九七一年時,美國總統尼克森廢除了金本位制,這樣美國聯準會就可以不必依照自己國內的黃金儲備就大量印鈔,開始造成國家的通貨膨脹。
最近美國為了拯救經濟機,又啟動印鈔機制,憑空印出一.九萬億美元,等同是五三.二兆元的台幣,美國的超額印鈔,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然而身為全球唯一世界貨幣的美元,不但不會貶值,還能解決其經濟困境,但大量美元的衝擊卻造成其他貨幣的貶值,影響可謂相當大。
通貨膨脹的影響層面
受到通貨膨脹負面影響最大的,是持有一堆現金或存款的人。例如存了很多錢,打算等退休慢慢花,但屆時這筆錢的價值和購買力,會隨著時間慢慢的縮水。無法抗通膨的資產包括定存、債券、儲蓄險、國民年金或勞保年金、外匯(外幣資產)和手上的現鈔等,這些資產統稱為「貨幣型資產」。
而最不受通貨膨脹影響的則是持有有價資產的人,像是房屋不動產、股票、股票型基金、黃金白銀,因為價值變低的只有金錢,相對物品資產的價值並沒有變低,在通貨膨脹之下都能持續保持它的價值。所以經濟學大師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在其經典著作《選擇的自由》中下了一個註解,通膨讓社會分裂成贏家和輸家,因為擁有房子的人因房價大漲而受益,而買不起房卻只有小額存款的則身受其害。
通貨膨脹有利有弊
貨幣是經濟順利發展的潤滑劑,通貨膨脹代表市場中貨幣的供給增加,也就是潤滑劑增加,如果是緩慢增長,有促進資源流動、活絡經濟的效果。所以有些微的通膨是好事,但如果通膨過度劇烈,人們手中的貨幣價值就會萎縮得很快,造成惡性通膨,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以現代經濟理論的觀點是認為通膨不過高、也不反過來通貨緊縮,保持些微溫和的通膨,對經濟是最好的。
只是這波漲價的浪潮不只在民生餐飲業,也擴散到各行各業,像是汽車業、房價也都在蘊釀漲價,聯合國更在日前發出警告,運費價格飆高助長通膨,若供應鏈問題沒有獲得解決,海運運費飆漲恐繼續推升全球通膨,到了二○二三年,全球物價水準恐再上漲一.五%
面對萬物齊漲的年代,民眾除了錙銖必較度過難關之外,更期盼政府能有快速解決的方案,將通貨膨脹的衝擊降到最低,讓人民的生活能回歸安穩。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