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Life Style
藝文天地
藝文天地
「東方的瓷哲」 你不明白,王俠軍明白!
白馬非馬 白瓷非瓷 與作品對話
文:
編輯部
2021-07-01
王俠軍,把瓷器從工藝昇華到有生命的藝術作品,因為他的作品,涵蓋了東方的哲學思想。你不明白,王俠軍明白,他用大氣存於道,不僅為白瓷,更為瓷器開啟了脫胎換骨的一頁。
【 文‧許怡先】 【圖‧八方新氣提供】
龍尊
我們都有聽過公孫龍「白馬非馬」的故事,公孫龍要騎著一隻白馬進城,城門的守衛說:「人可以進去,馬不能進去」,公孫龍說:「這不是馬,我這匹白馬不是馬。」公孫龍很狡訐的說:「白色是白色,馬是馬,這兩個加在一起—就不是馬。」那麼欣賞王俠軍的白瓷,就像是白瓷非瓷,白色的瓷器不是瓷器,那它是什麼呢?用春秋戰國時代名家公孫龍的「白馬論」轉化成「白瓷論」,來看王俠軍的白瓷,就頗有意思了!
在八方新氣的敦南館,我和王俠軍大師兩人面對面用「白瓷論」打了一個小小的禪機。桌上擺了一個他的作品「大吉祥」,我掀開來一看說:「這是一個果盒」,他笑一笑,沒說話。接下來他說:「六、七年前有個買家買了二十二個『大吉祥』,邀請我去他家作客, 用『大吉祥』盛上牛肉麵請我吃。」白是顏色,瓷是材料,這兩個加起來運用在我們生活之中,當它裝了牛肉麵和湯,它就是湯碗,當它裝了乾果便成了果盒。所以「大吉祥」這個作品進入了主人的生活裡頭,因為生活上不同的運用而有不同的功能, 所以「大吉祥」的主人說:「『白瓷非瓷』 它是我生活禪的一個有生命的夥伴。」
不斷蛻變 也不停尋找新意
王俠軍的藝術生命是一個不斷蛻變的延續,從早年的「琉璃工坊」到後來的「琉園」,現在蛻變成「八方新氣」。
王俠軍成名甚早,被兩岸四地稱為「華人現代玻璃之父」,他笑著說:「那已經是歷史了」。他現在是要改寫東漢末年瓷器工藝逐漸成熟以來的千年歷史,就像畫家李可染「打進傳統又打出傳統」,他用自己的方法「打進琉璃又打出琉璃」,這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一段重要的創作歷史了。
文化的傳承是符合當下和不斷創新所累積出來的一條變通道路。「形而下者」它就只是一個器物而已,「形而上謂之道」,就是在求變而後求通。王俠軍帶著他非宗教的琉璃光,走出琉璃的世界,走入瓷器的天地。
十七世紀,中國白瓷是被歐洲人尊稱為「白金」的瓷種,曾讓他們費時六十年才明究理的技術,這色澤對王俠軍投入瓷器的革新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他不做釉藥的魔術師,不搞草木灰或彩繪等流行的表面文章,而由形與勢,從骨子裡散發氣韻的創作入手。形是構成,瓷器不再是單調筒狀的造型,它們結構出都會的盎然意象,瓷器不再只是圓融婉約的優雅,更是站出剛毅的時代自信。
他必須面對瓷土高溫時,收縮龜裂,軟化變形的工藝挑戰,這從未有人敢闖的瓷器禁地。經過三年研發,終於「歷劫成器」(借用余光中—觀王俠軍瓷器展標題),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劃時代,剛柔並濟的瓷器美麗。
明朝永樂甜白製作工藝高超,已屬精品白瓷,大件厚胎、細膩而盈潤、閃紅色、器身帶有暗花、樸素雅潔,造型更有盤、有碗、有銘梅瓶、有爵、有罐,多樣而豐富。不讓永樂的甜白獨步古今,王俠軍挑戰的不僅是明朝永樂大帝甜白釉瓷,更是中華瓷器的歷史美學和工藝。他從骨子裡跨越甜白,採用透明釉,其作品的白,是瓷器自身的風彩,創造出當下的明白。
二○二一年王俠軍會有一場「明明白白的創作大展」,由謝佩霓作為策畫人,值得我們前去觀賞體會,也見證自東漢末年一八○○年來瓷器演化的新境界。
傳家-大吉祥
和作品對話 品味箇中深意
王俠軍的器形融入了東方非常現代化的線條,大氣簡約外更具高貴氣質,而工法更是一絕,你可能看不明白,一個器物它的支撐點和所有傳統製作工藝和技術是截然不同的,這樣的技術工法已經突破傳統瓷器燒製的工藝水平。事實真的如此,燒製的成功率絕對到不了一成,打碎、打壞甚至於變形的成品至少占了九成以上。
在八方新氣的敦南館,我試著凝結自己的目光,放掉周遭的三度空間和王俠軍的作品做一場對話。王俠軍的作品可以試著以哲學角度去觀看,也適合和它作對話,更適合把自己的視線放在一個點上去冥想,就像吐出一口大氣、就像一種拈花微笑,那是一種哲學式體會。即便是一件二十多公分作品在你跟前,放掉三度空間,好好凝視,它的大器程度遠超過想像。
是啊!那股二十多公分代表作的氣勢,當你放下三度空間的時候,你覺得它的氣勢比你整個人都還要更大,這個時候,才會覺得自己的渺小。
和作品的對話,我們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八方新氣」。如此的氣勢「此氣非彼氣」,也看到了王俠軍的創作和哲學思想是超過它的器物形體。
壺是茶之父,水為茶之母。和王俠軍說著說著、聊著聊著,我們提到了我喜歡喝茶,他在家裡用的是什麼茶壺呢?他告訴我:他用的是一把為自己設計的「龍尊」。
王俠軍即將發表的新書「壺的意志」(暫定)裡的一段文字,摘錄如下:「龍尊」則是我燈下的無上奢華,這是當初為見證自己忙碌生活收工後,晚上片刻燈下閱讀的美妙時光而設計的杯子,一杯熱茶、一圈暖光、一本好書和一份盛情,共同搭起我們無言對峙的靜默舞台。杯子雖小,卻以決然的姿態和華麗的風釆,站出見證者的份量,俐落自得的杯身,靈動龍紋的把手,「龍尊」帶著文化的形象端莊相伴,並以儒雅俊美的身影,呼應此刻難能可貴的知性時光,不覺有股儀式殊勝的氛圍隨柔光悄悄籠罩,讓每個字句散發精雕細琢的亮光。一口輕啜果然出「神」,為這簡單都會的藝文生活完成慎重其事的感性背書。輕持龍身提耳,舉起一夜尊寵,「奢華如此輕易可得」這是我此刻的心情,於是如嗜癮般每晚努力重複上演這華麗的情節,不知是我的,還是杯的意志在召喚?」
我也做了回覆:「殊勝。尊寵。生活因此畫龍點睛。閑逸而靜默的心,悄悄地穿透奢華的杯影,形成了映照生命的浮光,恰似茶湯的溫柔。以龍尊持敬,明白了(明白大師)明明白白的生活禮讚。」
媒體對王俠軍的白瓷作了最好的註解:「他用天馬行空的創意,一路衝撞技藝極限,為傳統工藝賦予全新的生命姿態。」
我也看到了他那帶了哲學思想的自信,王老師,期待看到您來一篇傳世的《白瓷論》,為當代白瓷立功立言!
王俠軍,是東方的瓷哲。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