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嚴長壽先生的大聲疾呼

邱文通 2021-02-01

【文‧邱文通】

沈寂許久的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最近發表一場公開演講,讓很多人感動不已,期待那暮鼓晨鐘的內容,能夠起振聾啟瞶的作用,影響並吸引更多「關心台灣明日希望的投資者」,一起守護台灣,讓台灣愈來愈好。

嚴長壽出版年度力作《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並在元月十五日舉辦首場新書發表會。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裡,他展現了「公共知識份子」的情懷,亦從反思疫情中的國際局勢,談到對後疫情台灣的期待。他提及,疫情乍起,政府祭出刺激各種消費的消費券,就像發放老人年金一樣,採平均主義,浪擲資源,他提醒,該反省的是每位公民,為什麼讓政客覺得我們那麼容易被收買?「我們缺少對公共責任的承擔、唾棄金錢收買的優雅情操,歸根結底,是文明的問題。」

嚴長壽強調,台灣的未來不能靠經濟、軍事,必須靠更文明的態度去面對。台灣的軟實力,包括堅持民主、自由、法治、人權,是我們文明所繫的價值,而文明永遠是我們眼前唯一信仰的微光。他大聲疾呼,讓我們在這段疫情期間重新建立更文明的態度,這是整體社會的再教育,也是台灣未來更多想像空間之所在。

倡議文明價值,於今日之台灣,在一般大學課堂都屬罕見,更何況在奔波生計的日常、在錙銖必較的商場、在爾虞我詐的政壇。何謂文明?文明與野蠻、蒙昧相對,是指人類所建立的群居秩序,包括製造便利生活的工具,脫離野蠻,成為進步的狀態,含有開化與教育的意義在內,反映的是社會、區域和個人發展的進步程度。換言之,文明涵攝了物質和精神層面的精進。

昔時,北宋范仲淹既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諍官,更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臣。如今,處江湖之遠的嚴先生讜論,除了希望能夠激起廣大民眾共頻之外,但願也能夠敲醒居廟堂之高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