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疫後報復性消費 振興券真能起作用?

繳稅太辛苦 搶優惠不能輸

陳怡瑄 2020-08-06

經濟部估算,政府花費約五百億元發行振興三倍券,至少可促進七百億元消費,加至平台及商家加碼,預計將可創造一千億元效益。

【文‧陳怡瑄】

政府發放的「振興三倍券」於七月十五日正式上路,除了領實體券外,也開放使用信用卡、電子票證及電子支付等數位支付工具,令許多飯店、觀光、餐飲業,連同銀行也紛紛發揮創意,各自推出獨家加碼方案,希望搶下這波商機。對於漫天的促銷方案,建議民眾善用非實體券的方式,才能領得更有感。

政府、業者加碼
民眾搶的不亦樂乎


跟上手機支付時代,振興三倍券更有三大優點。第一,與防疫指揮中心的準則相呼應,盡量減少接觸、降低病毒傳播速度。第二,消費者選用信用卡、電子支付的振興三倍券,不僅能獲政府的兩千元回饋,金融業者也相繼加碼投入方案,提供給持卡人約十%上下的回饋,讓消費者此次振興得很有感。第三,業者能透過納入指定消費商店的活動設計,重振深受疫情重擊的國內旅遊業、娛樂業及餐飲業等,也能增加持卡人的消費力度。

目前政院針對民眾於ATM領取振興三倍券的現金回饋尚在規劃階段,中信銀行表示,若後續確認可於ATM回饋直接提領現金,將全力支援政府推動的政策,於全台逾六千台的ATM提供該項服務。

且除了振興三倍券,政府也配合地方推出六項加碼券,安心旅遊補助方案、農遊券、動滋券、藝Fun券及客庄旅遊券在七月都陸續推出,為了刺激消費,有的需要抽籤,有的只需要登記,在疫後不能出國遊玩之餘,多多促進國內消費。

 

振興三倍劵領取方式分為實體劵、數位劵。

是否會步上消費券後塵?

然而在二○○九年馬英九執政時,曾舉債八五六億元,發放每人三六○○元消費券,但消費券的投入對國內GDP只增加三六三億元,國發會原先評估GDP將增加○.六四%,而後又改口增加○.二八%至○.四三%。當時審計部報告指出,當年消費券發放後,五天內中央銀行新台幣發行額較前三年平均減少四四五億元。

此次中研院學者也預估振興三倍券的上路對GDP實際貢獻約落在○.二%至○.三%,在多種不確定性下,最終成效仍有待觀察。

振興三倍券領取方式分為實體券、數位版,其中,數位又分成信用卡、電子票證、電子支付共三種方式,疫情之後,民眾的支付習慣正大幅改變,非接觸式支付工具深受市場青睞,針對振興三倍券的使用方式,可以善加使用「非實體」的振興三倍券方案。

且疫後,報復性消費比例相對提升,為了刺激消費,平台、商家及地方政府都大手筆加碼優惠所形成的氛圍,對於振興三倍券的效果應該會不錯,預期效益會比當初消費券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