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搜尋頁面
搜尋頁面
西太平洋島嶼 對臺灣的啟示
藍海機會浮出水面
文:
韋伯韜
2019-07-01
399期
國際
經濟
西太平洋
遠洋漁業
臺灣
創新
創業
潮汐發電
旅遊
西太平洋國際經貿智庫董事長 韋伯韜
我們一向習慣從臺灣往西望,那是綿延不斷的亞歐非大陸,占有全球陸地五七%,全球人口八五%,人滿為患,資源耗竭,生計困難,標準的紅海戰場。
我們鮮少往東看,一看呢,一望無垠的太平洋、稀疏的島嶼,僅全球千分之一的人口徜徉其間,資源豐富但無力開發,眼前雖說國弱民窮,但終究人類在耗盡陸地資源之後,要靠開發海洋而生存,這些島嶼人民往前看,一定是「島孤人不孤,人窮志不窮」、充滿無窮希望的藍海機會。
臺灣作為太平洋島嶼的一員,而且居於地緣上的關鍵地位,雖然同具坎坷歷史,但臺灣幸運擁有科技與人文的深厚素養,何不振臂邁出大步,勇猛向西太平洋進發?
臺灣下一步「東向計畫」
西太平洋地區面積九千餘萬平方公里,研究與探索的題材,多樣且豐富。如果分為自然與人文兩個領域,在自然方面,研究價值在漁業、礦產、氣候、洋流、環境、水質地文、生態物種等;在人文方面,則有旅遊、宗教、歷史、人類學、文化教育、政治組織等。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積最遼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險家巴斯科發現並命名,十六世紀西班牙的航海學家麥哲倫從大西洋南端進入太平洋並到達菲律賓,航行其間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於是也把這一海域不約而同取名為「太平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並與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環繞南極大陸的水域。
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一.六萬公里,東西最大寬度十一萬公里,總面積十八億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積三分之一,世界海洋面積二分之一,平均深度三九五七公尺,最大深度一一○三四公尺,全世界有六條萬米以上的海溝全部集中在太平洋。
太平洋海水容量為七○七一○萬立方公里,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漁業水產和礦產資源,漁獲量及多金屬結核的儲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靠近臺灣這側的西太平洋,擁有半數的太平洋資源。
豐富自然資源蘊藏
太平洋地區除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新幾內亞是大型島嶼外,一萬多個島嶼組成二十七個國家地區,分屬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亞、波利西尼亞三大群島,宛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鑲嵌在浩瀚蔚藍的洋面。
亞洲開發銀行曾依天然資源、經濟發展與人口數目等因素,分之成三類,一、具豐富天然資源、經濟發展潛力與相對眾多人口,例如索羅門群島;二、相對中等天然資源、發展潛力與人口成長,例如斐濟、密克羅尼西亞;三、珊瑚礁國缺乏天然資源與經濟低度開發國家,例如馬紹爾群島、諾魯、吐瓦魯與吉里巴斯。
巴布新幾內亞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海底天然氣、石油、銅礦、黃金等資源,另索羅門群島、斐濟與萬那杜這三個較大國家,擁有豐富的磷酸鹽與農林資源,諾魯曾有豐富磷礦,曾經是這些島國中的首富,不過已經過度開採,這些島國目前經濟和財政形勢都比較困難,唯擁有廣袤的海洋,而海洋擁有地球上最豐富的地質資源,遠超過陸地上同類資源的蘊藏量,隨著科技的發展,陸續發現了蘊藏在海洋中的寶藏,開發這些海洋地質產業,成為目前許多國家努力的目標。
加拿大芬迪灣潮汐發電可供500戶用電。(圖/capesharptidal.com)
潮汐發電 潛力無窮
海洋能源更是深具想像力,是臺灣一項科技強項,「潮汐發電」主要是利用高潮與低潮的潮差產生的位能,以及因潮流流動產生的動能,在潮汐水位落差變化中,把海水動、位能間的變化轉換成電能。
雖然潮汐發電尚未被廣泛的使用,但比風能和太陽能都更加容易被預測到,對於未來能源的供應有潛力,歐洲運用潮汐來推動磨坊已有很久的歷史,潮汐能是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相對穩定可靠,不須築壩,不存在與人爭地問題。
臺灣因近黑潮,流況佳、流速高、洋流穩定且豐沛,在洋流發電上,洋流流速達每秒一公尺以上,就有開採的價值,臺灣學者陳陽益的「瓩級黑潮發電先導機組研發與實海域測試平臺建置計畫」,成功在黑潮主流進行五十kW洋流能單元發電機測試,測得每秒一.二七公尺流速下,平均發電功率為二六.三一kW。
這項發電計畫為全球首座水深九百公尺的深海繫泊系統與浮式平臺測試系統,掛載低轉速洋流能渦輪機,於二○一六年八月成功啟動發電機且連續運轉達六十小時,使其成為全球首例成功擷取黑潮能量發電的計畫,所有研發技術與施工都是由臺灣本土一手包辦,對於島嶼國,自然是可以合作的佳音。
這個洋流發電構想,啟發了基隆市安樂高中高二學生陳懷璞,將之運用在魚身上,利用魚的遊速能,發明「魚能發電系統」裝在魚身上實際操作,成功發電,電量足夠提供物聯網之用,他以這項「魚能發電之開發與應用」,獲得二○一九年美國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Intel ISEF)大會工程力學科二等獎,未來可運用於海底探測, 以及船隻、車輛、飛機等具有流速的載具上。
龐大的旅遊商機 不容忽視
旅遊的潛力更為驚人,這些袖珍國國小人少,環境優美,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旅遊設施和服務能力逐漸完善,擁有各具特色的深度體驗項目,海天一色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熱帶風情,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旅遊業蓬勃發展,島嶼旅遊人數年年呈現跳耀式的成長,在一片未經開發的沙灘及清澈海域上,洋溢海島度假歡樂氣氛,來到這裡,一切都隨著溫暖空氣與和煦陽光緩慢了下來,讓人在歡樂中,探索這一處處人間仙境,療癒力十足。
最近的旅遊人數統計,關島一五○萬、斐濟八十四萬、馬里亞納六十六萬、法屬玻里尼西亞二十萬、庫克群島十六萬、薩摩亞十五萬、帛琉十二萬,都很可觀。今年大陸將舉辦太平洋島國旅遊年,島嶼國都加大了在大陸市場的推介力度,以藍洞和玻璃海兩大著名潛水聖地號召的塞班,有「上帝的水族箱」稱號的帛琉,明星蜜月首選的斐濟,應該都會有更好的成績。
蔡總統見證我國海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國恩與諾國警察總監Caleb簽署「中華民國(臺灣)政府與諾魯共和國政府海巡合作協定」
(圖/中華民國駐諾魯共和國大使館網站)
臺灣為太平洋島嶼的一員,具地緣上的關鍵地位,早期由亞洲大陸移居至臺灣的族群,約於五千二百年前在臺灣形成了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是世界現今唯一主要分布在島嶼上的語系,包括約一千兩百種語言,主要分布於臺灣、海南、越南南部、菲律賓及馬來群島,東達南美洲西方的復活節島,西到東非洲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南抵紐西蘭。
臺灣的南島原鄉角色
臺灣的原住民族,跟太平洋島嶼國家或地區之間,有許多共用的文化資產,傳承了相似的海洋文化,此外,臺灣是南島語多樣性最高的地方,故被認為是南島語最初的誕生之地,因而擁有「南島原鄉」美名。
遺傳人類學者以線粒體DNA的研究對這個假說提供了更多證據,Shutler and Marck在一九七五年發表的論文中,認為臺灣是南島語最有可能的發源地;考古學家Peter Bellwood和語言學家Robert Blust率先提出南島語系的「出臺灣說」;Peter Bellwood於一九九一年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發表關於此議題的論文;生物學家Jared Diamond在二○○○年於《Nature》雜誌發表《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解釋了這套論點。
大約五千二百年前,這些人開始從臺灣南下擴散到菲律賓群島,主要是北部呂宋一帶,然後到婆羅洲、印尼東部,時間大約是在四千五百年前;三千五百年前,往東到了馬里亞納群島,往西到了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等地;再下一步,三千四百至三千二百年前才擴散到中太平洋美拉尼西亞區域的加羅林群島一帶,一千兩百年前到達玻里尼西亞。
因此,臺灣關切太平洋島嶼,有厚重的歷史文化淵源,數千年於茲,當今,太平洋島民受到的殖民壓迫與文化環境的破壞,恐不容我們置身度外,理應與南島各民族攜手合作,為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跟繁榮,帶來獨特的貢獻。
臺灣現有榮景 小國作為借鏡
臺灣自從解除戒嚴之後,經過了三十年的自由民主經驗,三次的政黨輪替,人民對於政治始終高度熱衷,各項評比如「世界自由度」、「民主指數」與「人類自由指數」,目前均為歷史高,成為在西方標準下的華人社會民主程度最高者,影響深遠。
二○一八年的世界自由度、民主指數與人類自由指數,臺灣在近二百個國家地區的排名中分別為第二十二、三十二與十,投資環境風險評比亞洲第二全球第四;醫療技術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幸福指數亞洲第一、全球二十六,社會安全世界第四,城市友善度臺北全球第一。
以諾魯共和國(Nauru)(以下簡稱:諾魯)為例,這個位於西南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為世界上第三小的國家,僅大於梵蒂岡及摩納哥,人口約一萬人,位居世界倒數第三,僅多於吐瓦魯和梵蒂岡。
諾魯的原住民約三千年前在此定居,共有十二個部落,其國旗的十二角星就是代表這十二個部落,一九七八年,英國船長約翰.費因乘獵手號抵達諾魯,開啟西方世界與諾魯交流的歷史。
諾魯自一八八八年被德國吞併成殖民地,一戰後,由澳洲、紐西蘭和英國共同託管,二戰時,被日本占領,作為入侵太平洋的跳板,戰後諾魯再被託管,人口僅剩一千五百人,直至一九六八年才獲得獨立,一九九九年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一九○○年,英國磷礦公司意外發現了全島都有磷礦,直至一九八○年代沉積層耗盡前,諾魯仍是磷酸鹽的世界主要出口國,在一九六○年代末至一九七○年代初期間,人均收入是全球最高者,一九七五年諾魯人均GDP高達三萬五千七百美元,是當時美國的五倍,因有「太平洋上的科威特」美名。
諾魯人民並沒有充分運用這些資源,短短二十年間,諾魯的財富就被揮霍殆盡,因而,當地政府開始用些旁門左道的鋌而走險賺錢策略來獲得財政收入,如避稅天堂、洗錢中心、收容非法難民、販賣護照及金錢外交等,當然難以收效。
此外,諾魯海岸線平均高度僅三公尺,是飽受滅頂威脅的國度,可將該國未能善用資源又坐失機會的不幸故事,當作臺灣的借鏡。
臺灣的遠洋漁業
正在十字口交錯
太平洋島嶼國四面環海,為世界優良漁場,漁業資源豐富,又擁有轉運港,最適合發展遠洋漁業,盛產鮪魚、金槍魚、對蝦和龍蝦等,其中鮪魚蘊藏量占世界七○%。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估計,海產食品已占全球人類食用動物蛋白的一七%,人均漁產量已增長至每人一八.四公斤,年增長率為八%。供人類食用的海產食品蛋白質之中,約有五四%來自野生捕撈。然而,即便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太平洋島嶼國卻缺乏航海與捕撈技術及資金,漁業主要以出售入漁權,或者僅靠小型漁船在各島近海捕魚等被動收入為主。
臺灣為遠洋漁業大國,共有大型鰹鮪圍網三十四艘、延繩釣小釣一○○九艘,擁有全球最多的遠洋漁船,年產值高達四百餘億元,在世界遠洋圍網及鮪釣占有重要地位,是太平洋漁業的要角。
一九九二年臺灣鮪類漁獲量,更一度高居全球第二,近年雖印尼、菲律賓、大陸等國家崛起,仍是全球主要漁業強權,被形容為遠洋漁業的「日不落國」。
臺灣遠洋漁業的發展可上溯至日治時期,一戰時期日本在臺灣興建現代漁港、漁業移民、製冰及冷藏事業等基礎建設;二戰結束後,為增加外匯、紓緩沿近海資源枯竭壓力,開始投資增添漁船、改善漁港等周邊設備。
之後,由打造臺灣現代化之父李國鼎出手,協調經濟部、外交部、農復會與財政部,讓遠洋漁業比照紡織品,適用外銷貸款制度,邀請鮪魚業者集資共同成立「豐群水產股份有限公司」,組成遠洋漁業國家隊,陸續設立多個遠洋漁業海外基地,臺灣遠洋漁業開始與日本平起平坐。
不過,受盛名之累,二○一六年歐盟祭出黃牌事件,限期臺灣改善各種「非法」、「未報告」或者「不規範」的漁業行為,否則水產品將被判決出場,禁止銷入歐盟,這張黃牌狠狠的提醒著臺灣,既不掌握漁業資源,也非最大市場,就會成為弱勢端。
臺灣遠洋漁業榮景是否可持續,已經走到了非得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與當地國高度合作的十字路口,啟示就是不能只與其他國家力拚紅海低價,而是要成為產業鏈裏不可或缺的策略夥伴。
臺灣遠洋漁業需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並與當地國高度合作,要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策略夥伴。(圖/本刊資料庫)
臺灣往東望的啟示
總結七十年臺灣發展的可貴經驗,臺灣落實了鞏固的民主,同時貫徹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傳承並發揚深厚的傳統教育文化,享有了幸福富足安居樂業的生活,更以深厚的科技實力與雄厚資本,累積許多經濟、社會、文化的歷練與啟示,得以與眾多太平洋島嶼同志分享,共同以自由民主做為普世價值,追求和平避免戰爭,社會安定開放,人民勤奮守法,政府專業能幹,政黨自律,人民有權,記取各國是非成敗經驗,如此每個島嶼國都可以翻身,人類社會的未來是光明的。
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楊聰榮
大陸的記錄由南海到東西洋,再由東西洋到南洋,也留下了長時期的海上交通資料。日本原來繼承了大陸的語彙,也有南洋、東洋及西洋的觀念,加上日本知識傳統的詮釋,所謂的裡南洋及外南洋,都是在這個區域中延伸範圍。
各國的定義 臺灣的切入點
西方的記錄也有其特定的態度,西方開始對西太平洋有比較清楚的論述,是在東印度及遠東地區等名稱開始變得不合時宜了之後,簡單的說,西太平洋是個長期存在各方人文資料中的區域,但是名稱各有不同,時到今日,當我們將目光放到西太平洋,赫然發現,西太平洋區域有古老的意義,放到今日時空,又有不同的新意。
根據我們的研究討論,太平洋的範圍,一直有曖昧模糊之處:其範圍最小可指太平洋中心的島群,即一般所稱的太平洋島;範圍最大則可包括環太平洋地區,甚至廣義的亞太地區。因此各國都對於太平洋的特別想像與偏重的重點。
美國常有東太平洋的說法,因為美國在太平洋的東方,東太平洋自然是以美國領土夏威夷為核心的太平洋東部地區。澳紐人士喜歡稱南太平洋,因為澳紐居於太平洋南方,而處於南太平洋的島嶼正好是澳紐國力展現影響力的範圍。如果各自有從自身的眼光發展出來的重點,選擇西太平洋做為臺灣切入太平洋的焦點,是必然的趨向。
連結西太平洋 臺灣位處核心
從臺灣談西太平洋,我們會將傳統東亞文明擅場的領域,加上南島民族分布的範圍。因為臺灣正好位於東亞文明與南島民族的交會點,兩者都是臺灣文化的內涵。由於南島文化的重化在太平洋範圍,包含東南亞各群島及馬來半島,上溯到臺灣,南到紐西蘭,東邊及於復活島。在這個範圍內,臺灣自然包含其中,而且經常加上「臺灣可能是南島民族的原鄉」的說明。
因此臺灣要從事太平洋地區,可以就原來的南島文化為基礎向外延伸,很自然即把臺灣、東南亞群島地區與太平洋島地區結合在一起。這而正是西太平洋最常被指涉的範圍,而臺灣在西太平洋島嶼國家中的核心位置。如果將西太平洋地區作為臺灣發展太平洋研究的重點,那麼,若從海洋關係和太平洋國家作連結,以南島民族做為族群關係的連貫,臺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然就凸顯出來。
若從海洋關係和太平洋國家做聯結,以南島民族做為族群關係的聯結,臺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然就凸顯出來。
(圖/西太平洋國際經貿智庫)
西太平洋島國 重要性漸顯
在今日的時空,如果臺灣要發展太平洋事務,必須注意要走所謂「太平洋之道」(Pacific Way),用南島語言的方式來稱是為Fa’a Pacifia。隨著太平洋諸島國的獨立、自治與去殖民過程,使得強調太平洋主體性一直是追求的目標。今天談西太平洋的領域,必須明白現今島國都進入國際政治平等參與的時代,國際社會是接受太平洋島民以現代國家的姿態參加到國際事務。
太平洋國家的歷史較其他地域為短,也相對來說沒有長時期反殖鬥爭的傳統,但是太平洋國家仍有其特殊的重點,如反核運動或是戰爭記憶,我們要與這個區域的成員對話,也是要注意到多數國家關注的重點。
而以太平洋島嶼為核心,將所有周邊國家聯結在一起,涵蓋東亞文明區域,東南亞地區及澳紐地區,這不僅是臺灣的強項,將各種既有的元素整合在一起,這也是國際關係發展的趨向,我們在此提出重新關注西太平洋的區域,也是臺灣未來必須走的方向。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