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頁面
- 搜尋結果:藍硯琳
搜尋頁面
奇美醫院 以關懷文化捍衛你我健康
國際醫療、智慧照護一把抓
藍硯琳
2018-09-01

「每提供一次醫療援助,都可能會改變服務對象的一生,」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以下簡稱奇美醫院)院長邱仲慶分享。
二○一八年六月五日,奇美醫院傳來佳報,國內醫學中心唯一完全自願的「奇美醫療服務社」,因深耕在地醫療服務、協助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成果斐然,榮獲第三屆國際醫療典範獎殊榮,成為南臺灣醫療之光。
其實,早在二○○七年,奇美醫院便與國家合作發展基金會攜手,組成海外援助團隊前往尼加拉瓜義診。邱仲慶分享,「由於飛往尼加拉瓜的交通繁雜,一開始我們還擔心找不到人,沒想到消息一發布,院內同仁報名踴躍。」而這趟義診服務,也讓參與成員有了更深的體悟。
「回台後我們便成立『奇美醫療服務社』,不少醫生、護理師、醫檢師、藥師及行政人員自願報名參加。」社團成立之初從台灣醫療服務做起,如七股、關山、花蓮奇美部落,都能看到奇美巡迴醫療的身影,成立十年間,更陸續走訪印度北方邦、緬甸邊界、尼泊爾、海地、巴拿馬、貝里斯、帛琉、聖露西亞等二十個國家,不僅短期投入義診服務,更定期進行醫療支援,讓當地醫療支援不間斷。
二○一○年,奇美醫院前往泰緬邊界的桂河基督教醫院支援,服務期間,奇美醫療服務社發現當地缺乏麻醉服務,因此後來便協助修理麻醉機及支援相關技術,「我們更進一步和他們簽訂建教合作,協助人員培訓,提升泰緬邊界醫療和公共衛生水平。」邱仲慶說。
此外,奇美醫院在前往薩爾瓦多服務時,發現當地要發展放射腫瘤醫學,但專業師資及設備都跟不上,因此奇美醫院不僅提供先進器材、派放射技師前往當地支援外,也邀請薩國醫師來台培訓,讓台灣醫術有機會藉此向外擴散,發揮影響力。
就是這等不求回報的態度,也讓奇美醫院暨於榮獲國際典範獎後,今年再度獲頒「外交之友貢獻獎」,再再彰顯奇美醫院在醫療外交上的極大貢獻。
以病人為中心
奇美醫院服務至上
當然,發展國際醫療之餘,對於自身醫療水準的堅持與建設布建,奇美醫院不敢鬆懈。一九六八年創院的奇美醫院,長期深耕大台南地區,不僅在兩千年晉升醫學中心,更陸續在柳營、佳里等地建立教學醫院,三院區累計有二四五○床,成就雲嘉南床數最多的醫療院所,更誓言成為民眾最信賴的醫療照護體系。
邱仲慶分析,奇美醫院主要分布在台南北邊及西北地區(即曾文溪以北),而該處醫療資源普遍缺乏,因此目前奇美醫院體系下的三家醫院,透過資源整合,建構高效率轉診服務。「像是急重症患者,若在區域醫院無法處理就會送到總院來,而在轉送的過程,由於是同一體系,因此在救護車上就已開始接洽開刀房等相關事宜,就是要把握救人的黃金期」。
而將病患生命視為優先考量的奇美醫院,近年將「關懷文化」視為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的首要原則,除了提倡「TRM團隊資源管理」,鼓勵員工參與醫院決策、建立團隊文化外,也將「以病人為中心」的思考模式做為決策依據,推動「CiCARE請要詳細說」,再結合二○一七年所推動的「醫病共享」(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以分階段溝通及問候病人的關懷模式,讓病患瞭解醫療團隊運作和決策,以達到高品質的醫護關係。
邱仲慶笑說,以前在急診室旁,總能看到不少身穿白袍的女醫師裡裡外外奔走,但是大家不知道他們是誰,有些病患以為是護理人員,「而在投入『關懷文化』後我們發現,員工、病患與醫院間的互動變得沒那麼冰冷,大家越來越習慣雙向溝通,這對醫療服務有相當大的助益」。
透過智慧醫療 強化醫療水平
因應少子化及老齡化的衝擊,台灣在慢性病及醫療照護等需求不斷攀升,而這樣的趨勢不僅是國安議題,也讓外界更加關注醫院照護質量安全。
而身為大台南區最堅強的醫療體系,奇美醫院早已提前布局,建構醫護病三方共同參與的智能病房、簡化醫護人員作業流程,藉此降低錯誤率,提高整體照護品質。
目前奇美醫院在智能病房中,裝設智慧型的電子白板、數位床頭卡、護理照護手機、醫療互動電視及病人照護助理等智慧科技,透過資訊設備結合現有醫療和護理系統,讓護理人員能藉由科技解決醫療痛點。
邱仲慶指出,「例如重症病患,在還沒智慧化前,呼吸器參數多是人為抄寫歸檔,有時難免出現差錯,為了降低錯誤率,我們透過儀器資料拋轉整合管理平台建構『呼吸雲』,讓病患的呼吸變化參數自動歸檔,而醫師則根據參數變化去調整治療方式,讓服務更加有效效率」。
當然,這只是奇美醫院投入智慧化醫療的小案例,除了在照護器材的建構外,奇美醫院也引進「Pepper機器人」進行衛教,透過動畫短片,加強與病人溝通的管道,如什麼是氣切、該如何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等,從日常生活的小知識傳達奇美醫院對於民眾健康的重視。
「這幾年我們將醫療設定為『良善醫療』,我們始終強調,奇美醫院存在的目的是服務台南民眾,非單純以盈利為目標,因此不論是國際醫療亦或是照顧國內民眾健康,都是我們從不懈怠的本分所在!」邱仲慶期許,奇美醫院能成為全國醫院的標竿、肩負更多社會責任,提供民眾最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