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頁面
搜尋頁面
與俄共建輸氣管道 韓國敲響能源賽局
緊抓韓半島和平契機
徐子軒
2018-08-01
世紀川金會結束不久後,韓國總統文在寅前往俄羅斯國是訪問,與俄國總統普丁舉行高峰會。雙方簽訂多份備忘錄,當中最受外界注目的,當屬能源合作。能源是文在寅北方政策的一環,同時也是普丁向東政策的重點,兩國達成初步共識後,立即責成相關單位與企業展開研究。
目前,韓國國營天然氣公司(KOGAS)和俄羅斯國家天然氣公司(Gazprom)商議建設輸氣管道,這有助於降低韓國使用航運進口液態天然氣(LNG)的成本,當然也可以擴大俄羅斯的出口。另外KOGAS正計畫入股俄國天然氣鉅子諾瓦泰克的新項目,亦即北極液化天然氣第二計畫,並購買來自亞馬爾的LNG。
韓朝和解
韓國隨即布局能源版圖
韓俄之所以一拍即合,主因是經濟考量。以建設管道為例,其實並非新聞,早於二○一一年韓俄就有討論,當時也定下路徑圖,希望在二○一三年鋪設通過朝鮮的管道,二○一七年便可開始供應天然氣。但自從金正恩上台後,朝鮮半島形勢越來越緊張,韓朝一觸即發,此議當然不了了之。
文金會後,朝鮮嘗試與韓國和解,並透過川金會,與美國商討去核。若朝鮮能以改革開放的姿態加入國際社會,那麼就是韓半島的絕佳發展機會。文在寅看中此點,向金正恩力推他的新經濟地圖,希望以具體的合作連結兩國。儘管彼此仍有許多差距尚待解決,但架設管線就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對普丁來說,歐洲固然是最主要的市場,但受限於當下與西方關係不睦、歐盟逐步選擇其他來源維持能源安全,望向東方變成俄國的重要戰略。根據俄國二○三○年的能源規劃,亞洲應該占其銷售天然氣份額的四分之一。韓國的天然氣進口是世界第三,且還有成長空間,普丁因此希望盡快與韓國合作。
此外,俄國亦尋求有更便宜快捷的方式來運輸LNG,也希望韓國資金能參與北極開發,這剛好符合文在寅政府振興韓國造船業的計畫。二○一七年,韓國大宇造船贏得了四十八億美元的交易,為俄國建造破冰油輪,用於運輸來自亞馬爾的LNG通過北極水域。如此不難明白,雙方有不少地方可以互補互利。
左拉陸俄右牽日
文在寅的能源斡旋賽開打
不過,近十年來,韓國與俄羅斯的貿易赤字逐年上升,二○○八年還享有十四億美元的順差,到去年變成逆差五十一億。主要是由於對俄大量採購天然氣等能源。另外,隨著俄國經濟衰退和全球保護主義的蔓延,兩國的貿易有下降趨勢,如二○一四年貿易量約為二五八億美元,到去年為一九○億美元。
因此在會見普丁時,文在寅提出倍增韓俄貿易額的計畫,預計到二○二○年成長至三百億美元。文在寅也宣布推進兩國的服務貿易等協定事宜,並針對由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EEU),盡快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換言之,文在寅希望透過更緊密的合作,進一步增加對俄國等地的出口,以減少貿易赤字。
另外,韓國也計畫與大陸、日本共同壓低LNG價格。由於LNG供給與銷售偏向賣方市場,一般買方在談判價格方面處於劣勢,但三國加起來占世界LNG進口總額近六成,就有相當大的籌碼。因此在五月東京峰會,三國共同發布聯合聲明尋求合作,並簽署諒解備忘錄。是否能達成目標,則尚在未定之天。
無論如何,新能源政策是文在寅的競選承諾,韓國將減少對燃煤與核能的依賴,預計到二○三○年,兩者的發電量將從總發電量七成降四成左右。減少的部分由天然氣發電和可再生資源取代,這代表韓國更需要天然氣,俄國依然是重要來源。
但隨著俄國深入亞洲能源市場,必定會與此地的玩家,如美國、澳大利亞、印尼等激烈交鋒,且俄國還在美國制裁之列。如何使美國滿意又可貫徹北方政策,嚴酷考驗著文在寅的政治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