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頁面

雙和醫院馬紹爾團隊 獲雙料獎項肯定

垂直醫療系統移植國際

吳欣穎 2018-07-02


「所謂的國際醫療不是刻意做出來的,是自然形成的醫療地球村!」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的一句話,便勾勒出他對國際醫療的想像。
在台灣,聽見非政府組織(NGO)每年組織醫療相關人士,遠赴醫療與衛生在世界平均水準以下的國家,實為常事,但國際醫療絕對不僅如此,吳麥斯表示,國際醫療可以分成國際病人來台就醫、援外醫療、醫護人才教育培訓、學術交流、產業合作等部份,也因此若要問雙和醫院是從何時開始從事國際醫療?其實從二○○八年開院來,接受第一位非台籍病人便是開始。
 
用專案計畫 
替跨國醫療加分
 

而站在出走國外行醫,以及與他國教學相長的精神,雙和醫院身為臺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之一也不遺餘力。吳麥斯說:「為了把一樣的醫療品質帶到國外,醫護人員、照護人員、醫材、藥品都要全面到位」!
他坦言,各國相競發展國際醫療時日已久,台灣爭取國際醫療市場的時機雖晚,但從政府初期推出的「醫療服務國際化旗艦計畫」,至近期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旗艦計畫」來看,政府的確正視到台灣能藉由國際醫療,打開通往全球的大門。
當然,推開這扇大門前,絕對得做足功課、帶好武器,才能派兵上陣。以北醫大體系為例,除了過去在史瓦帝尼(原史瓦濟蘭)與聖多美普林西比兩處邦交國設有常駐醫療團隊外,在南印度、蒙古、越南等地都設有短期海外醫療團隊,並替當地建立口腔醫療及預防保健計畫的經驗。
吳麥斯說:「每一項國際醫療計畫皆是一項專案,短期可能是義診,長期則是要向下紮根,檢視當地民眾健康照護需求的特殊性,從衛教做起,盡量杜絕疾病的發生。」因此,每次出團的使命,也會因為出團時間而有不同的分工。
但最重要的都是把醫療無界限的概念帶出去,無論是短期的協助,或是長期合作,醫療團隊也許無法深入外國的各個行政區,卻能建立一個示範區域,讓醫療資源與技術多點擴散,這就是國際醫療跨國交流最珍貴的地方。
舉例來說,雙和醫院的馬紹爾滾動醫療團,在近期獲得外交部對民間單位最高肯定之「外交之友貢獻獎」及衛福部「第三屆國際醫療典範獎」的肯定。這項計畫便是相當典型與完整的案例!
 
橫向移植資源 
讓馬紹爾遠離糖尿病

 
吳麥斯表示,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以下簡稱馬紹爾)是位於北太平洋的島國,在二戰期間曾受美國殖民,因此當地生活習慣及文化深受其影響,該國不僅仍使用美元作為貨幣,飲食上和油炸、燒烤脫不了關係。馬紹爾人熱愛BBQ,加上肉比蔬菜便宜好幾倍,當地人連續幾個月沒吃蔬菜的情形比比皆是。
馬紹爾九成以上物資靠進口,新鮮蔬果透過船運幾乎都爛了,能吃的沒多少,當地人想種,土地狀況也不允許,雖已有台灣農技團幫忙,但是台灣農技團種植出的品項及數量,幫助有限。
也因此,根據馬紹爾衛生暨公共服務部調查,二○一六年馬紹爾前三大死因分別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其中糖尿病可說是馬紹爾的國病。吳麥斯說:「先天地域不良,加上後天飲食失調,才讓糖尿病成為該國困擾」。
在台灣衛教普及,加上民眾警覺性高,擁有「負擔得起」的醫療系統,糖尿病可在早期因為體重變化、容易口渴,甚至根據家族病史等來預防糖尿病的發生。但將鏡頭轉向馬紹爾,常常要等到無預警昏迷、失明、四肢壞死,甚至洗腎,才知道是糖尿病作祟。
為提供馬紹爾完整的醫療計畫、控制疾病蔓延,雙和醫院馬紹爾滾動醫療團先從衛教開始,把多運動、多吃蔬果的概念編寫進馬紹爾國小教科書,接著搭配台灣的農技團,給不易生長蔬果的土地帶來新的契機。
另外,面對糖尿病的處理方式,雙和與各國非政府組織一同合作幫當地民眾進行糖尿病篩檢。
此外,當地醫療資訊系統缺乏導致馬紹爾當地民眾就醫資訊片斷不完整,所以由雙和醫院帶頭,花一個月的時間將「指紋辨識醫療病歷系統」硬體落地馬紹爾,再用一個月的時間,協助馬紹爾本島超過三分之一的民眾建立指紋病歷,以利追蹤病情。
吳麥斯表示,馬紹爾不像台灣,從紙本病歷、健保制度、晶片IC卡一步步建立醫療系統,他們需要的是跳躍式的科技,協助當地疾病與公衛提升,說得嚴肅點,這是與死神跟時間的拉鋸戰!
當然要讓這些計畫順利落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吳麥斯說:「重點還是民眾生活習慣能不能改變!」因此除了教科書,雙和醫院醫療團也走進當地社區與家庭,宣導衛教知識,藉由當地總統的響應,讓民眾感染「多運動」的氛圍。
確實,要讓一個國家的醫療富強起來,單靠雙和醫院的團隊絕對不夠,因此除了在台灣招兵買馬,希望更多醫療團隊響應外,在國際上也廣邀美、日團隊加入。吳麥斯表示,一開始以外來者的角色,想要和當地醫院合作是相當困難的,需要專注地投入醫療,必須努力一、兩年的醞釀,讓馬國人民看見成績,使當地認同瞭解合作誠意。
在國際醫療服務與合作的推展上,因雙和醫院為大學附設醫院屬私立醫院,在人事與預算編列上較為彈性,能做的當然也就更多,也更立即!
 
雙料獎項肯定 
下一步前進新南向

 
今年,雙和醫院馬紹爾滾動醫療團不僅獲得第三屆國際醫療典範獎的肯定,也獲得外交部外交之友貢獻獎,肯定雙和醫院過去努力的服務與成果。六年來,接連承辦衛福部「駐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台灣衛生中心計畫」,持續投入資源,讓雙和醫院與馬紹爾共簽立了十二份合作協定,其中跨國轉診合作協定、PACS建置合約讓醫師在手術室、急診室、診間可以開啟病患醫學影像、客製化醫院資訊系統HIS建置合約,以及實習醫生訓練計畫,都在馬紹爾逐步實踐。
吳麥斯說:「滾動醫療團是指派不同科的專門醫師,以每人服務一個月的方式,延續性提供馬紹爾長期醫療照護,我們的醫師十分明白,受限於當地的醫療水平,大部分的急重病症是無法在當地進行的,就像本院骨科醫師所言,我們希望自己的短暫造訪能為這個國家帶來更好的醫療水平,僅此而已」。
除馬紹爾外,接下來雙和醫院也將配合政府「新南向」的政策,推動各類國際醫療服務、教育訓練、學術研究等,並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尤其積極發展新南向國家病患來台就診、建構國際認證的國際醫療環境、強化院內人員國際訓練、建立國際標準化作業流程,都是醫院未來努力的重點。
吳麥斯說:「國際醫療是地球村的概念,例如像SARS等的疾病,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是全球的大事,不管台灣的國際地位在哪,醫療沒有國界!」台灣醫療水準在國際間赫赫有名,並具備許多優勢,包括服務品質、態度、效率等,若能將此專才帶出台灣,走向國際,並鼓勵更多像馬紹爾滾動醫療團這樣的團隊持續在國際耕耘,相信醫療能成為照亮台灣在世界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