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頁面
- 搜尋結果:李雨桐
搜尋頁面
中美交鋒 科技安全是爭霸主因
以貿易戰之名宣戰
李雨桐
2018-05-01
二○一八年三月二十二日開始,習慣怒懟全球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終於將貿易戰的大棒揮舞於中美關係之上。
在美國羅列的五百億美元商品徵稅清單中,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信息技術、高端機械與機器人、航空航太、海洋裝備與船舶、先進軌道交通、電力、農業機械、新材料以及生物醫藥等十一個高科技行業,幾乎所有涉及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總體安全觀概念中的科技安全產業都赫然在列,這讓我們仿佛在有時空錯亂,冷戰重啟之感的同時,清楚的看到美國貿易戰劍鋒所指,直逼「中國製造2025」這一中國強國戰略,直逼中國核心國家安全利益之一--科技安全。
而美國此次對華貿易制裁的真實企圖也隨之暴露無遺,那就是集中、精確打擊中國的科技安全,特別是發展迅速但卻異常脆弱的中國高科技民營企業,進而影響中國總體國家安全,在中美博弈中保持科技優勢,搶佔安全先機。貿易戰是幌子,科技安全戰才是實質。
其實近些年來,中國高科技企業已經屢屢被美制裁,除了中國北方公司、中國精密儀器進出口公司等央企級別的傳統被打擊物件外,華為、三一集團等中國優秀民營企業也在加大海外拓展,增加中國影響力的過程中遭到了美國政府及其職能機關的種種刁難。而二○一五年以來,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從二○一五年新材料企業代表-漢能薄膜被美國對沖基金做空,到二○一六年通訊行業翹楚-華為開始被美國全面封殺,再到二○一七年安全晶片國內領先企業-國民技術遭遇海外收購黑天鵝。草灰蛇線,為何都是此次關稅制裁名單上行業的代表企業,為何都是如此精准打擊,我們怎能不心生疑問?
而二○一八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本已舉步維艱,美國貿易制裁又將新能源汽車精確鎖定,比亞迪汽車、沃特瑪電池都遭遇了空前的經營困境,其中原因固然有國家政策變化和自身發展戰略的問題,但導火索卻是幾篇來源成迷的負面報導造成的輿情危機,不禁更讓人痛心和反思。
而如果說這些血淋淋的事例還不能將美國大打科技安全戰的企圖暴露無遺的話,我們再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
首先,從貿易戰目的看,全面維護了美國科技安全霸權。
美國的利益神聖不可侵犯,你的可以侵犯;美國的國家安全要保護,你的不用保護,這就是美國在世界商業舞臺上的霸權邏輯。國家利益為先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真理,但總不能把合理的商業行為也視為對你利益和安全的侵害吧?漢能事件中,漢能薄膜採取合理合法的商業投資行為,在海外收購了德國S○libr○公司、美國MIAS○LE公司、美國GSE公司以及美國Alta Devices公司,其中的三家美國企業分別在銅銦鎵硒濺射法、共蒸發法和砷化鎵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而其中Alta Devices的砷化鎵技術更是全球第一。而據相關管道獲悉,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一直認為漢能擁有的這些先進薄膜太陽能技術,對美國能源安全構成了較大威脅,因此二○一四年就開始建議美國政府要從資本市場對其打壓,最終破壞其可持續發展能力,從而保持美國在新能源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而後來發生了什麼相信也無須我贅言。
當然,漢能遭到做空有其自身經營結構的缺陷,但有此問題的上市公司遠不止漢能,為何大家都相安無事,只有漢能遭此滅頂之災呢?要知道,此舉不僅使漢能之前花費鉅資收購的世界領先的新一代薄膜太陽能技術儲備無法轉化為生產能力,而且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新能源戰略佈局和規劃,對中國科技安全打擊相當沉重。
再將視線轉向此次美國對華貿易制裁清單中,新能源汽車行業名列其中更令人費解。要知道,二○一七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純電動乘用車二一四台,金額只有可憐的一六五萬美元;而插電混動乘用車對美出口一○四二台,銷售額也就區區六一一五萬美元。而反觀中國僅進口一˙七萬台特斯拉一項來看,進口金額就超過二十億美元。為何美國此處就不談貿易逆差,還對目前根本無法造成威脅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痛下殺手呢?
這是因為美國吸取了漢能的經驗,不等你做大,就把你打趴,小荷才露尖尖角,已有大棒在上頭。美國清楚,一旦中國新能源民企發展成型,特斯拉在華市場不就會大幅縮減嗎?這一美國創造和製造的典範,不就也有可能鎩羽而歸嗎?按照美國零和遊戲的標準,它的核心科技安全利益、經濟利益、乃至國家利益不就又受損了嗎?對此,就連一貫反華的德國之聲四月五日都直言不諱,稱特朗普的懲罰性關稅是對中國未來的攻擊!這一次,美國看似打壓現在,實則圖謀未來!
其次,從貿易戰目標看,精確鎖定了優秀而脆弱的中國高科技民企
在當前經濟環境中,保障中國科技安全,實現中國科技強國目標的重要基礎力量就是中國的高科技企業,而其中國企、央企體量大,加之各級政府保護措施相對完善,美國打壓這些企業費時費力,搞不好還會引起兩國政治矛盾,中方強烈反彈。因此,體制靈活、發展迅速,但又有三大罩門的中國高科技民企,就成為了美國科技安全戰的首要攻擊對象:
第一大罩門:企業自身缺陷
中國高科技民企,往往只知埋頭研發生產,認為產品好了,成本降了,市場就認可了,企業就發展了。對法律、政策、股權設計、金融監管機制以及輿情環境重視程度不夠,風險意識不強,缺乏專業過硬、立場可靠的金融團隊、諮詢團隊提供相關服務,導致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許多結構問題、法律漏洞和政策風險。要知道隨著中企走出去,隨著一帶一路政策推進,你們代表的不再只是企業形象,更多的是中國形象,如果還是野蠻生長,隨意發展,不僅會使自身企業始終處於國際金融大鱷和競爭對手的覬覦之下,而且還可能導致國家重大利益的損失。生逢盛世,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近年來順風順水,但越是居安,越要思危,越是路寬,越要駕穩,邁步扎實向前,不要太大,因為太大了,真的要扯著蛋。
第二大罩門:政企配合欠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力大幅提高,國富民強,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核心安全領域的攻防力度也隨之加強。雖然二○一四年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從根本上使該情況得以緩解,但由於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或相關政策配套仍需時間,因此在涉及重大國家利益的民企經營活動中,我政府和相關部門尚無具體實施辦法。同時,兩國在高科技企業退稅、補貼以及政策支援上都有相應差距,這些區別在此次貿易戰中也被更為放大。美國也是看清了中美兩國在這些方面的差距,悍然決定通過貿易制裁打擊中國高科技企業。雖然此舉會造成美國經濟和股市短期震盪,但這對美國科技企業卻是中長期利好,這些上市公司自然受惠於此,股價企穩攀升,反過來再穩定美國經濟。同樣是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特斯拉此次股價的反轉表現就充分說明了問題,反觀咱們不斷收縮陣線的比亞迪和苦苦掙扎的沃特瑪,儘管當地政府已經全力支持,但是受國家政策調控,尤其是補貼大幅退坡和運營車輛累計行駛三萬里公里才能領取國補的政策,使企業陷入流動性緊張的艱難境地。雖然政策本意是汰劣勝優,但各大新能源企業也紛紛陷入陣痛轉型時期。而美國可謂對我們的政策變化研究十分透徹,此次實施打擊的物件和時機十分精准,正中處於艱難調整期的新能源汽車行業,趁你病,要你命,本來是打了疫苗之後的發燒,但此時給你澆一桶冰水,可能就變成致命的肺炎了。
第三大罩門:媒體魚龍混雜
媒體對中國高科技民企而言,國際主流媒體基本全是敵人,從始至終,都在唱衰;而國內媒體則是愛恨交加,恩怨交織。在這樣的輿情環境中,中國科技民企生存發展實屬不易。特別是進入自媒體時代以來,各類財經類網站、工作室、公眾號以及大V、巨博,可謂百花齊放,也確實在政府、企業監督,在打黑揭弊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防範金融風險、治理營商環境做出了顯著貢獻,這也促使中國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不斷彌補自身短板,提升運營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可是,每個國家的發展有其階段性,企業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其茁壯成長的青少年時期,問題很多,但本質不錯,修枝剪葉很好,去頭斷根可就不妙了。
而在當前中美科技安全戰如火如荼之際,總應該分清敵我,把握分寸,不能這廂美國大棒甫一高舉,那邊你就把企業鋼盔給摘了。企業自身缺陷再多,也是自己家的孩子,是人民內部矛盾,外敵兵臨城下之際,還是要同仇敵愾,共禦外侮,等敵人撤了,你再打再罵不遲。不過,由於自媒體背景複雜,真偽難辨,因此擅長輿論戰、宣傳戰的西方勢力自然不會放過在中國國內扶持、暗助媒體第五縱隊的機會,如果這些帶路黨、皇協軍在此時對受制裁影響的中國高科技民企落井下石,倒是大好良機,幾篇負面文章,幾段拼接視頻,不僅可能使一個百億市值的企業轟然倒下,甚至使一個重要行業,乃至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最後,從打擊手段看,綜合運用了美國遂行國家意志的各種招數
國家博弈,無所不用其極,在破壞中國國家科技安全方面,特朗普大帝的功夫更是如入化境,堪稱折枝為劍,飛葉傷人,所懟之處,寸草不生。美國政府和相關部門擅長綜合使用情報、金融、法律以及輿論宣傳等多種手段,對中國企業提供無微不至的一站式服務:首先,其情報部門和商業安全監管部門以美國利益為先導,在獲取中國高科技民企的相關資訊後馬上向美政府預警;美國政府或相關部門經過分析確認,之後就採取諸如公開制裁、釣魚執法、長臂管轄,輿情誤導、做空股票,乃至對這些企業的核心技術人員和領軍人物採取強制措施或實施輿論壓力等綜合手段,最後使這些企業無法正常運作,甚至崩盤,從而達到美國繼續在以上核心安全領域保持領先的目的。
高科技企業在當前國際經濟生態中,起到更多的是傳播人類文明,便利人類生活,增進人類融合的作用。因為中國市場夠大,即使中企在海外收購一些企業,引進一些技術,也都是想著怎麼為中國人民服務,怎麼解決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然,全球消費者都有趨利避害的特性,當你的產品好了,自然就有人購買,這和當年美國汽車、日本電器被全球人民喜聞樂見 道理相同,客觀上,中國企業,特別是高科技民企近年來也為其他國家人民的便利生活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豐富多樣的選擇。
可是,一個願買,一個願賣,尤其是被人欺負慣了的中國企業,哪可能對別國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可美國卻一直對這種正常的市場行為耿耿於懷,不斷製造貿易摩擦,如今更是奮起千億制裁大棒,要把這些中國高科技民企打得頭破血流,甚至傷筋動骨,其目的就是要借打擊中國科技企業,打擊中國製造,拖住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腳步,從而最終維持美國霸權地位。
美國的戰鼓已經敲響,不僅是貿易戰,更是科技安全戰,是總體安全戰,任正非就曾痛心的呼籲,美國打壓華為,其實涉及的是中美競爭關係,美國打壓的不是華為,而是中國!因此,這一場戰爭絕不只是簡單的貿易戰,它的勝負關乎你我,關乎國家,關乎未來,關乎民族復興,關乎百年基業,我們只能勝,不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