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SNQ國家品質標章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六都系列報導
選戰風雲錄
前進朝鮮
前進江西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熱門話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卓越保險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編輯精選
人物專訪
人物專訪
林右昌: 我要找回基隆的自信心
老店維新、力拚城市轉型
文:
藍硯琳
2018-02-02
382期
基隆市長
林右昌
你腦海中的雨都基隆,有著怎麼樣的景象?充滿雜亂、柏油路坑坑巴巴的灰黑市容,還是明明距離臺北相近,卻始終與二線城市畫上等號的窘況?沒錯,這些無法言明的心得,正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說不出口的哀鳴。
不過,這情況在近三年來開始有了轉變,雜亂的電線逐漸消失、斑駁的天橋被移除,分處不同位置的交通站開始統整、海港旁的建設突然多了起來……,這些變化,讓基隆的城市風貌有了新樣態,而這變革的背後,正有一隻看不到的手操盤著,其靈魂人物正是他─基隆市長林右昌。
除去雜亂景象
就為調整城市結構
「縣市長要做long-term(長期)的規劃,而且要在一定時間可以看得到成果,這樣人民才會有感,」彎起一抹淡然的微笑,林右昌眼神堅定地說出他執政三年的心得。
這位城鄉所出身的林右昌,從民進黨中央黨部副祕書長、行政院長辦公室參議、總統府秘書長辦公室專門委員一路走進基層,在二○一四年贏得過半數選票,一舉攻破長期由國民黨執政的基隆,成為新任父母官。
或許你會問,挾著高度期待的青年政治家,要怎麼運作與規劃,讓基隆人民有感,進而翻轉這座長期被忽略的城市面貌?
要說如何在短短四年內,讓民眾有感,林右昌以一句「基隆要翻轉,就必須重新調整都市結構」定調,儼然成為這位新市長的執政方針。
頭腦清晰、節奏明快的林右昌分析,過去在煤礦業、漁業及航運都有好名聲的基隆,由於面臨產業轉型失利,而頓失發展性,「再加上基隆人常到大臺北上班,體會到直轄市的資源跟建設,但回到基隆時又會覺得自己像次等公民,而這個落差就是我們所面臨的現實,」他坦言,這正是擔任基隆市長為難之處。
對此,非民代出身的林右昌,甩開過往首長既有的人情包袱,一上任,不僅封了基福公路,基於安全理由,拆遷成功陸橋下三十幾年的攤販,再加上將火車站旁中山一、二路道路拓寬、第一年就剪除一萬兩千公斤的舊電纜線等舉措,將爭議許久的問題直接搬上檯面,把乾淨的天際線與空間還給居民。
「很多人會覺得基隆變漂亮、寬敞,但是卻說不出哪裡改變,對,我們就是從這些貼近民眾的生活細節開始做起,讓他們開始覺得,原來基隆也可以這麼美」!
當然除了從細部做起,林右昌把企圖心放更大,他妥善運用其所學,重新定位基隆核心區產業布局,規劃「市港再生標竿計畫」,設立東岸停車場商場、國門廣場、改建郵輪旅運中心、辦西岸會展與旅運智慧大樓,再加上整合基隆火車站,讓其成為結合市公車、國道及省道客運、輕軌於一身的城際轉運站,營造出不同於以往的城市景色。
「這些規劃一旦完成,新產業就會在這區域產生,基隆港也會脫胎換骨,市民也會慢慢恢復對基隆的自信心與光榮感,」這是林右昌的戰術,也是他民調始終居高不下的關鍵。
放大格局
基隆將與大臺北連結
除了布局基隆產業外,近期前瞻基礎建設將基隆輕軌納入計畫之中,承諾預計花新臺幣八十一億,建構串聯從南港到基隆的輕軌路線,與大臺北地區有效連結。
不過該項計畫一公布,瞬間引來外界擔憂,憂心僅三十七萬人口的基隆,已有臺鐵及客運等交通疏通通勤人口,何需耗費公帑蓋一條可能成為「蚊子輕軌」的公共建設?
對此,林右昌頻頻站上火線強調,「過去總是談基隆運量不足,但我是以完善臺北、新北、桃園等首都圈的交通以及經濟機能去設想的,談的層次不一樣!」林右昌強調,近年來有一百萬個郵輪旅客到基隆,再加上基隆現正發展的會展產業,人口紅利將會大幅成長,輕軌停的站點較多,服務範圍也會變大,不僅能改變基隆民眾公共運輸習慣,旅客也不需「等火車」,而是能搭乘幾分鐘就來一班次的輕軌,串聯基隆郵輪母港,節省往來大臺北的運輸時間,基隆河谷廊帶產業也將順勢而為。
「我們是首都圈中,唯一不是直轄市的城市,為此我們思考,要怎麼做才能讓基隆更好,所以,我們事前做好許多規劃設計的準備,每當中央有重大政策時,我們就能立刻提出,而這也是為什麼基隆能獲得這麼資源的原因。」這是林右昌的自我定位,也是他一步步把市民對基隆信賴贏回的企圖心所在。
相關文章
專訪
鄭文燦:建設沒有藍綠 福利也沒有顏色
專訪
徐耀昌:深入在地 把每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