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ENU
email
facebook
youtube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前進朝鮮
選戰風雲錄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六都系列報導
前進江西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SNQ國家品質標章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熱門話題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各期目錄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熟齡人生
名醫觀點
財經風向
卓越教育
前進朝鮮
選戰風雲錄
卓越五星月餅大評比
六都系列報導
前進江西
卓越室內設計管理大賞
國際醫療專題報導
學不會的教訓-奈米的反噬
SNQ國家品質標章
資訊安全專題報導
水資源報導
產業時事
科技風雲
房市議題
產業亮點
國際視野
卓越趨勢
金融趨勢
Life Style
品生活
健康
音樂世界
藝文天地
美饌人生
編輯精選
火線議題
卓越論壇
專題報導
兩岸聚焦
人物專訪
熱門話題
創新創業
臺韓快訊
卓越女性
法律講堂
影音報導
專欄作家
特別企劃
卓越快訊
卓越學院
各期目錄
關於我們
集團簡介
關於卓越雜誌
版權聲明
讀者服務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雜誌廣告
數位廣告
MENU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英國脫歐 中國得漁翁之利?
「中歐投資協定」是中美外交角力前哨戰
文:
趙春山
2021-02-01
談判歷時七年之久的中國與歐盟「全面投資協定」(The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終於在2020年12月30日達成協議。不惜有條件妥協也要在英國脫歐與拜登宣誓就職前完成簽署,中國霸氣插旗歐洲的大戰略昭然若揭。
【文‧趙春山】
談判的障礙不能完全歸咎於經濟因素,談判修成正果亦非全然歸功於經濟因素。因此,評論「中歐投資協定」的意義,不能簡單視為世界兩個主要經濟體間的「投資」關係,而應綜觀它對歐洲地緣政治及整體國際戰略格局的影響。
圖/flicke
「協定」背後各自精算
「中歐投資協定」浮上檯面,應是受到先前英國達成脫歐協議的刺激。歐盟眼見英國脫歐已是「生米煮成熟飯」,必須接受現實,但仍免不了若有所「失」。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一句「離別是如此甜蜜的悲傷」,道盡歐盟一些成員心中的五味雜陳。因為不能再依賴英國作為跨大西洋聯盟的橋樑,歐陸國家必須獨立建構它與美國的關係。何況,外交自主本來就是歐盟長期追求的目標。
拜登任命的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希望歐盟在與中共簽訂協議之前和美國新政府「磋商」一下;但歐盟顯然覺得「時不我予」,必須「搶搭巴士」,趕上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的列車。也就是必須在長期安全需求和短期經濟利益之間,儘快做出取捨。
拜登上任前主張恢復與歐洲盟友的關係,但歐盟懷疑拜登可以在短期內收拾乾淨川普在國內留下的爛攤子。何況,歐盟認為在美國政府交接前與中共達成投資協定,可以強化歐盟未來與拜登新政府的談判地位。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中共在協定中諸如投資、智慧產權和開放市場等事項對歐盟做了許多讓步,但「賠本生意沒人做」,西方媒體認為完成協議本身就代表中共外交上的一大勝利。因為從中共的角度看,只要歐洲在未來中美長期的戰略競爭中不要「選邊站」,則中共在短期內付出的任何經濟代價,都算得上是「物超所值」。
中共對歐盟的外交攻勢不僅是「單刀直入」,還配合了「旁敲側擊」,俄羅斯就是中共首要拉攏的對象。拜登原本視俄羅斯為頭號敵人,現在將中共與其並列,將中俄都做為遏制的對象,反而強化了中俄在反遏制陣線上的共同利益。
俄羅斯為了緩解北約東擴對其地緣政治空間的壓縮,曾於二○一五年主導成立了「歐亞經濟聯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 EAEU);中共就在同年五月與俄羅斯共同發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之「聯合聲明」。中國大陸學者強調,「一帶一盟」將發揮區域「壓艙石」的功能。
中國強勢布局
考驗拜登歐亞戰略
另外,東盟及歐盟於2020年12月1日舉行外長視訊會議時,把雙邊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東南亞地區發展潛力驚人,屬於中共外交布局的重點。今年新春伊始,中共外長王毅在一月十一日結束非洲之行後,立即馬不停蹄地轉往緬甸、印尼、汶萊與菲律賓訪問。王毅此行的重點是談經濟和抗疫,但外界普遍認為,他另一個重要任務是重啟因受疫情影響而停擺的「一帶一路」項目。
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在越南河內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ECP ),也被認為是中共的一項外交成就。因協議是在中共主導下達成的。中共認為RCEP簽署後提升了東盟在區域合作中心地位,故對東盟和歐盟這兩個區域組織的結盟,抱樂觀其成的態度。
中歐加強關係,不僅造成歐洲地緣政治板塊的移動,也會影響冷戰後「一超多強」的國際戰略格局。「一超」指的是美國,「多強」則是包括中共、歐盟、俄羅斯和日本。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雖大幅提升,但在軍力、科技、貨幣等許多領域,仍無法與美國等量齊觀,故尚未存在「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的問題。但現在中共運用外交上的合縱連橫急起直追,希望不要讓美國獨占規則制定權和國際話語權。
美國的全球戰略從過去的「重歐輕亞」、「亞洲再平衡」,再到川普時期的「印太體系」。對拜登而言,他將面對的是一個更為複雜的「歐亞平衡」問題。(筆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回列表頁
卓越雜誌